[知識社會學]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chapter1

課程第三週起,開始針對「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 」這本書進行探討。
根據課程大綱,會花上三週讀完這本書
(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eter L. Berger, P. and T. Luckmann. 1991, 社會實體的建構,鄒理民譯。台北:巨流)
有些翻譯有點怪,所以不是很好讀,學校圖書館有一本原文的耶~~
以下是利用amazon資料庫,所列出的相關書籍。
Sociology-of-Knowledge_book.gif
對照一下老師上課提到的幾本,都有出現在圖上啊..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 桂冠
Ideologie Und Utopie. –> 意識形態与烏邦 , 北京市 : 商務印書館
Invitation To Sociology :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 –> 社會學導引 : 人文取向的透視, 巨流 (同一作者另一著作)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 總圖有原文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 總圖有原文
後面這兩本,衛教所還有日文譯本?真了不起

第一章的心得部分:
1. 「社會實體的建構」或「實體的社會建構」?
譯者將書名翻譯為「社會實體的建構」。當我檢視書的原文名稱:「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時,我認為「實體的社會性建構」可能較好。也許上有許多商確之處。以下將由此來引發處個觀念,也由此來對第一章導論所釐清的概念作一探討。
「Reality」在書中分別用「真實」、「實體」、「現實」三個字彙來表達。這裡就出現一個書中提到的「互為主觀, intersubjective」的問題。
Reality在哲學上是一個主要討論的範疇之一,在華文康德哲學的翻譯體系中,通常都是翻成「實在」,但是「真實」、「實體」的涵義其實也都相仿,集合這幾的概念的字彙,「真實的存在體」其實會比較精準的描繪這個字的概念,但是翻譯時的確不能用這樣長的詞彙。 第二個,書中特別提出,這裡的Reality不是哲學中對Reality 的探討。「存於人類意志之外的現象特質」( p.7 ) 。因此這裡的Reality 主要是與人類的意識處相對的概念。
而「知識」則定義為「能將現象確定為真,且可判斷為具有特質的確定性」因此,「知識」是建立現象與個人心理意識關係的能力。
從書名來說,「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與「The Reality of Social Construction」在內涵上有何不同?確實有相關的書籍為「The Reality of Social Construction」,但是目前我還沒有了解這本書的內容。由字義來判斷,第一句「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表達的是,在Reality的前提下來探討其社會性的建構。這裡Social並不是指「現實社會」這個名詞涵義,而是作一個情境的指涉,一個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情境。
因此,由書名可以了解到,藉由這樣的一個現象特質的人與人交互關係情境的建構(過程),來體現知識社會學的研究目的與意圖。
回歸到一開始對書名的探討,兩者都將建構放在句末,而體現出句子結構的主體。然而「社會實體的」,固然表現出強調「實體」的意圖,但是實在會令人有Social Reality的聯想,其涵義便大有不同了。
而這個對於題名探討的過程中,其實正是一個「實體的社會化建構」的例子,因為針對同一篇論述的文本,在文字翻譯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不同社會間的主觀認知,與因為「互為主觀」所形成的客觀認知,等種種的程序,在文字上「建構」出可以作為描述一個概念的方程式。
2. 在一篇對於正在研究知識社會學研究的神學家的訪問中。神學家提到知識的興起主要由於,對於「知識」與「真實」由神性中抽離的看法 (http://www.iscs.org.hk/letter00-2.htm):

知識本身喪失了神性和超驗的維度:知識本身已經遭到「除魅」(Entzaeuberung)

其中可對照尼采的「上帝已死」的面向。
在第一章中,提到知識社會學的三個影響源頭:馬可思、尼采、歷史主義。書中提到尼采的影響主要歸納為,反唯心論(anti-idealism)(或反理念主義?)中對於人意識中正面價值的批判,與悲憤的概念。然而,這個悲憤在書中並沒有再多提到什麼。由上面神學家對於知識的研究,其實反而可以理解,尼采對於理念(idea)權威所進行的批判與「除魅」,之所以會成為知識社會學中論述的基調。
3. 第一章 文章結構
a. 名詞定義,範圍界定
b. 知識社會學的思想起源
c. 知識社會學相關學者的研究發展
d. 相關學術來源,與學術整合
e. 結論:主觀意義與客觀事實性的交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