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回答20個問題,電腦可以猜中你心中想的東西
links for 2005-09-27
Qualitative Research 與當代藝術
- 這是一本用中文書寫,中文思考的研究方法教科書。會特別這樣說是因為幾乎沒有看到這麼新的研究方法教科書,還竟然不是用翻譯的。
- 第二章看的很過癮。特別是看到1986以後的社會科學研究,有那麼多表達的型態,包括攝影、錄影、詩歌、舞蹈等等(pp. 57-8)。
- 提到「巫士唐望」的作者 Castaneda 的研究文體為「假冒為民族誌的諷刺笑話」(p. 52)。不知道「笑點」是否來自於其以民族誌包裝的麻藥經驗?ilyagram 處好像也提到了某種趣味。雖然我不確定這些不同的發笑經驗是否相同。
- 「當前學術界對科學的過分崇拜使人文傳統受到了削弱,似乎任何事情都要冠以『科學』的桂冠、經過科學原理的檢驗才具有『合法性』。這樣一種傾向已經嚴重地威脅到了學科的合法性問題,同時也對知識的合法性問題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這個科學威力無比的世界裡,科學已經意味著權力,科學的話語已經成為了一種『原敘事』(利奧塔爾, 1997 [*])。而質的研究就是為了反對這種科學的話語,找回前科學時期人類所熟悉的『敘事話語』,將學術界在『科學』與『藝術』之間人為製造的隔離再次彌合(Geertz, 1973)。(p. 53)
- Deller 是2004年,在藝術圈中最具盛名的泰納獎(Turner Prize)得主。(Tate Britain | Turner Prize)
- “Deller於2001年發表的「歐格里夫抗爭事件(The Battle of Orgreave)」,可能是最能代表他創作精神的作品。他為此作品籌備三年的時間,找來數百位礦工和警察,重演一九八四年全國礦工工會罷工中的暴力衝突事件。事後他將重演的紀錄影片、相關訪談、剪報、歷史文件和照片一併展出,刺激觀者由多個不同角度思考。” (From 大紀元‧漫談泰納獎新科桂冠藝術家傑瑞米˙戴勒)
- 他運用了一些社會科學的方法,在他的作品之中。「傑瑞米.戴勒甫的作品中常常帶著充滿興味的好奇心,他以類似人類學的手法混入他所觀察的社會,從中抽出儀式與風俗;而他的表演作品,意在探索團體與個人之間的互動,視其如何遵循約定俗成的信仰。」(from 愛咪囈語隨便記: [轉載]2004臺北雙年展參展藝術家傑瑞米.戴勒獲得今年英國泰納獎)
“Memory Bucket”, Jeremy Deller (2004) foto: TM, Reuters
- 對於我,這一個從純藝術領域跨界來的學習者而言,發現在科學哲學、理論、與方法論的演變中,又湧限了兩者間的相似性。我也不曉得是否因為這類的關聯,能隱隱牽動著我往這個領域繼續探究下去。
- 不知道哪一天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會改成用質性研究方法當成主要教科書,而量化研究方法當成補充教材?也就是跟現在相反的意思。
[*] 在書中中英人名對照中找不到「利奧塔爾」為何,參考資料中也未見類似發音之學者著作。我認為是李歐塔(Jean Francois Lyotard) ,因為北京三聯書店在1997年有出版「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爾, 《后現代狀態 : [關于知識的報告] 》,車槿山譯」。我手上並沒有書本可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