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資訊品質

自從網際網路時代開始以後,就有一則有名的網路漫畫,畫著一隻狗在敲著電腦鍵盤,笑著說「沒有人知道我是一隻狗」。這個虛擬現實的寓言,其實也揭露了一種隱含的資訊恐懼:其實我們拙於分辨網路資訊的品質以及可信度。

首先,資訊後面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參考錯誤的資訊,往往會導致錯誤的判斷與決策。其次,過多的資訊充斥,我們需要一種篩選的機制,讓我們只需要看到最精要的部份,就可以了解這許許多多資訊背後的意義。因此,我們期望能有一種方法、一種工具、或是一套標準、一種特殊的專家,來幫助我們分辨出好的資訊與壞的資訊。

但,在開始主題之前,我先說明一下,能力與工具的區別:

  • 能力:是一種無形的才能,根植於個人的素養之中。擁有能力,體重不會因此減少,身高也不會因此增加,腦袋背後也不會因此放光。但是能力可以幫助個人行動,更有效,或達到更好的結果。一個人擁有判斷資訊品質的能力,表示他已經掌握了某些訣竅,「能夠」持續正確的判斷資訊品質。
  • 工具:所有人類行動,在達成的過程中,都必需要利用到某些資源。而這些資源便是我們會利用的工具。這些資源可能是實體的,如榔頭、計算機等;也可能是概念上的,如一些作人做事的原則,可以被言傳的格言等等。許多各式各樣的「資訊品質標準」,也就是人在進行資訊品質判斷行動的時候,可以利用到的一些工具性資源。

當討論「個人知識管理」的時候,我希望能多提到一些對能力的討論。因為,擁有這種判斷的能力,才是我們追求的目的。而各式各樣的工具,是幫助我們到達彼岸的小船。我一定不免會提到一些相關的工具與資源。但是一旦我們能掌握那種能力,就不應該執著在任何一種小船的型態上。

Continue reading “判斷資訊品質”

25 個過時的與嶄新的SEO思維

原文:25 Outdated SEO Terms & Tactics vs Their Modern Alternatives | SEOptimise

當然有一些在台灣不適用。至少這一點就有明顯差距:在美國SEO的目標是無人力介入的Google PageRank演算法,在台灣SEO的目標是有人工參與的Yahoo排名。[No.12]台灣很多部落格服務都沒有提供Trackback功能。[No.16]在台灣的情況,可能是在無名小站製作行銷用主題佈景。[No.17, 25]台灣沒有很多主題目錄或DMOZ,中文網路書籤服務的效果也仍待觀察。但是,仍然還是有許多借鏡之處。以下是摘譯的標題,內文請詳見原文

  1. (舊)努力提高關鍵字密度  — (新)創作一篇殺手級內容文章
  2. (舊)PageRank 優化 — (新)權威性的連結
  3. (舊)metatag 優化 — (新)標籤(tagging)與群眾分類法(folksonomy)
  4. (舊)為搜尋引擎機器人製作SEO文案 — (新)為讀者製作SEO文案
  5. (舊)文章行銷 — (新)企業網誌
  6. (舊)將網站到搜尋引擎上登錄 — (新)提供 XML sitemaps與pinging服務
  7. (舊)檢查搜尋引擎上的排名 — (新)檢查33項其他的測量指標
  8. (舊)交換互惠連結 — (新)不吝提供對外連結
  9. (舊)付費連結/文字廣告連結 — (新)贊助慈善公益
  10. (舊)討論區簽名檔 — (新)在社會性網路媒體中的活動帳號中提供網站連結
  11. (舊)在頁尾提供連結 — (新)在內容中提供連結
  12. (舊)到別人部落格留言 — 在自己部落格回應,利用引用通知(trackbacks)
  13. (舊)錨點文字 — (新)主題性頁面或段落
  14. (舊)在noscript中插入連結語法 — (新)提供無flash 或無ajax 的版本
  15. (舊)隱藏點閱數連結 — (新)使用有“more”連結的widgets
  16. (舊)製作免費的WordPress樣板主題 — (新)製作Firefox外掛
  17. (舊)到各處的主題目錄登錄網址 — (新)經營口碑
  18. (舊)HTML 3.2 — (新)XHTML 1+
  19. (舊)保證排名 — (新)ROI 與討論數
  20. (舊)建立連結 — (新)贏得連結
  21. (舊)雕塑PageRank — (新)讓每個頁面豐富且有用
  22. (舊)論壇 — (新)社群
  23. (舊)出色的首頁設計 — (新)出色的次首頁,與易用的功能
  24. (舊)把網頁搞得像入口網站一樣複雜 — (新)留白與聚焦
  25. (舊)DMOZ — (新)網路書籤

成功的口碑行銷:早安圖書館

臺大圖書館為了新生訓練,拍攝了一隻「早安,圖書館的短片」。

儘管台大圖書館員細心整理出他們原先設定圖書館之歌意義,但是我認為其實他們得到的比原先認為的還要更多。這件事對圖書館員而言,決不簡單。

  1. 成功的選角工作:他們找到對的(盧廣仲)來作這首歌。不熟悉行銷傳播工作的他們,從完全沒有成本概念,到最後可以議價談判,這中間成長相當多。
  2. 運用網路媒體進行傳播:他們沒有只把影片放在自己的網站裡面,而是放在人來人往的Youtube上。
  3. 公開製作與決策過程,讓大家可以分享幕後花絮。

這也許一開始只是一個台大針對內部學生新生訓練用途的作品,但它貨真價實的成為一個成功的口碑行銷事件。
Continue reading “成功的口碑行銷:早安圖書館”

大學時期,牆面是我的工作區

artwork_multi94_01-01
因為Jimmy的留言,我才又回頭去看了一遍我大學時候的畫作。雖然有許多畫作已經因為意外永遠的損毀了。奇妙的是,這些留下來的影像仍然給我力量安心與沈澱。
在大學時期,美術系的學生們通常是同學們合起來租下一整棟透天厝,然後每人分上一大間,住宿兼工作室。我的房間比較小一點,所以主要都利用我的牆壁。我用各式各樣的膠帶或黏貼劑(所以大學時期我最常逛的是五金材料行),把紙或畫布貼上牆壁,然後就開始把某些東西搞進去所謂的「作品」裡面。現在看看這張照片,顯然我還搞了不少奇怪的東西進去:畫布打底劑、油畫顏料、自己製作的松脂媒劑、壓克力顏料、水泥漆、版畫顏料、炭筆、碳粉、墨汁、動物膠、水干顏料、絹版脫模劑。大概就這些吧。
這張算是兄弟合照,我把幾張不同的作品排在一起合照。不過回到台北以後,完全沒有空間把作品放在家裏。全部蜷區在某個雜物角落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