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房間太小,所以書架就要動點腦筋。結果是我的書架多了幾個特別的景色。遠遠的看過去,大概是四五個書架疊再一起的樣子。
有的時候我會鑽到書架與書架的縫中間,坐在合版拼的木頭地板上。用買了12年以上的CD隨身聽加上破PC喇叭放音樂。
因為書架多,所以可以照圖書館的分類法排書…..。照中國圖書分類法,最遠看到的是900的,中間看到的是700的文學書,近景的網路社會學是500的架子;常逛圖書館的應該清楚吧。另外也是說,我買的書雜到可以用圖書館分類來放就是了。
[舊文章]18th 新生地.A1
[舊文章]18th 新生地.A5
[舊文章]18th 新生地.B3
[舊文章]18th 新生地.A4
[舊文章]18th 新生地.A3
[舊文章]18th 新生地.B2
[舊文章]18th 新生地.A2
[舊文章]18th 新生地.B1
後記 [舊文章] 山下
放上線的時候,已經離寫作的時間好多年了。
一開始自己也沒有辦法適應這樣的文字,只能很快的用眼睛掃一遍過去,好像只是看到一堆文字組合在一起,沒有辦法通順的閱讀。心理也一點點奇怪自己是怎麼寫出這些東西出來的。覺得一種陌生的感覺。
過了幾分鐘,我再看一次,這次是比較慢的,一個字一個詞的去看,而不是去讀它;突然像打通了某個塞子,崩的一下周圍的空氣與細節又回來的一樣。
是這樣的,我那個時候,滿心在意的不是通不通順的問題,是字與字詞如何組合的問題,所以留下了很多怪而難讀的句子與文章。我希望的閱讀是像解碼或推理的過程,從字中找出連結,從關係中找出證據,在文字的交叉中產生新的意義。
它適合的是極慢板的節奏,甚至當詩來讀。那時我的書寫偶像是許達然與某些不知名的大陸作家。我努力的地方,不在表達,不是表現,不是某種意義,不如說是,某種形式上的,某種希望透過不斷的再閱讀產生新的意義。
而對我而言,經過了許多年遠離創作的生活,能夠透過這個作品找回自己當時的思維氣氛,是當初想也想不到的。
日子,真的過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