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SIG-IA 的maillist 討論著這個話題,稍稍整理了一下。
功能性導覽(meta navigation)通常指「聯絡我們、線上協助、搜尋、購物車、網站地圖」之類的導覽項目。這些導覽項目通常安排在網頁的右上方。特別將功能性導覽 (meta navigation)從全區導覽(global navigation)處區分出來,是因為這些功能性瀏覽項目,往往並非網站的主要目的,而只是屬於功能性輔助的項目。有時這些功能性項目也會被稱為工具項目或是輔助性項目。
根據Young(2003)的看法,她將全區導覽(global navigation)進一步細分為三類:主要導覽(primary navigation), 工具性導覽(utility navigation)與頁尾導覽(footer navigation)。她並沒有提到 meta navigation 這個詞彙,不過在概念上相當於她分類中的工具性導覽與頁尾導覽。
儘管詞彙上的定義互相交雜,但是 Scheid (2005) 認為meta navigation這個詞彙,在語義上可以表達出「詮釋這個網站本身的連結項目」的意涵。(meta有詮釋,說明的意思。這時候中文很難把meta這種雙關性翻譯出來)
但是也有人認為,”meta”的字義來看,所謂meta navigation應該是所謂「導覽的導覽」,這麼來看,通常只有「網站地圖」(site map)可以稱得上是meta navigation。因此為了避免溝通上產生問題,運用上可能還是避免使用meta navigation這個詞彙。
Krug(2005)認為,將全區的頁面導覽連結(globe navigation)區分功能性(uitility)與內容分類(content categories)是有用的;而且功能性導覽也不一定要被安置在頁面的左上角區域,與內容分類導覽並列,或者使用較小的字體用來區別兩種不同的導覽等等。
中文翻譯上,我把meta navigation翻成「功能性導覽」是從它的功能性來翻譯的,雖然喪失了meta所擁有的「超越的、更高層的、詮釋性的」這樣一個隱喻象徵,但是也避免了產生「導覽的導覽」這樣的混淆。
References
* Dean, Stew (2005, Jun 2).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3 [ Msg 5].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Govella, Austin (2005, Jun 1).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2 [ Msg 13].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Krug, Steve (2005, Jun 5).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8 [ Msg 3].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Jursa, Jan (2005, Jun 2).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3 [ Msg 2].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Maurer, Donna (2005, Jun 1).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2 [ Msg 14].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Scheid, Eric (2005, Jun 3).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4 [ Msg 5].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Young, I. (2003). Site Navigation: Keeping It Under Control. adaptive path. Retrieved June 3, 2005, from http://www.adaptivepath.com/publications/essays/archives/000103.php
一些 podcasting 的想法
回應 arshloh(梁董)在 IPOD在圖書館上的應用與 PODCASTING所提出的意見。我把自己回應的文字也轉貼過來。
我這幾天也再重新思考關於podcasting的問題。
首先,我覺得podcasting強調的是其「Time shift」的特性。不像美國,台灣還沒有數位電視,更沒有類似「Tivo」這類的設備。我聽美國的朋友說,在美國很多人生活裡面不能沒有Tivo了。Tivo簡單的說,就是數位電視的錄影機。跟「數位錄影機」不同的是,Tivo包含了一整套的服務與功能,讓數位節目的錄影與收看更簡單。
如果台灣也有了Tivo之類的DVR服務,我想理解podcasting就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了。Podcasting也一樣提供了收聽網路多媒體檔案(主要是聲音廣播)的「Time shift」,不過有兩點跟Tivo不同的是:第一,podcasting是以檔案對傳的方式,所以跟Tivo以串流錄製的方式不同;也因此有的podcasting可以用不同的傳遞協定,如terrent的方式傳遞檔案。第二,促進利用數位資源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技術不同,Tivo利用提供節目表,與各種不同的訂閱服務方案來達成,而podcasting則是使用RSS 2.0來達成的。
從Time shifting的觀點來看,podcasting跟blog所要達成的目的並不盡相同。blog是一種個人網路出版及內容管理系統,基本上出版了就「一直存在了」(除非系統掛掉)。podcasting的製作與出版還是要靠很多其他的軟硬體以及工具的支援;換句話說,目前podcasting的提出,對整個有聲網路出版的流程整合還「並不完整」,我認為 podcasting,透過RSS與podcasting client的功能與價值是在網路資源的可及性與使用性。
- Time shift 「時間轉移」概念的提出,請看sony的Betamax著作權判例。
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showpaper.php?serial=48
不過這方面不見得podcasting就沒有著作權的問題。現在只能說提供podcasting的內容提供者,允許使用者利用podcasting作合理使用的下載與利用,不見得會同意使用者作進一步的其他用途。這個情況與錄影機、錄音機的使用是一樣的。 - 關於 Tivo的介紹,可看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3&f_SUB_ID=2&f_ART_ID=11506。
波赫士談詩論藝
一樣是哈佛大學的諾頓講座,還有卡爾維諾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事的備忘錄」,我認為最深邃,最具啟發性的作品。波赫士的幻想集中的短篇也有著同樣的力道。可是這本書,我看完以後還是沒有什麼感覺。
他是把各種典故,講來如數家珍,我卻沒有辦法分享他的欣喜感。最近考慮著一些敘事寫作的問題,剛好第三講是「講故事」;但是顯然這本書並沒有形成一個故事?或是事情的情節?不知道怎麼說,也許過幾年以後才能領悟。
圖書館保留講座錄音30餘年,還能塵封多年後發現,出版。應該誇讚圖書館的典藏工作;也許這本書的出版就是個更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