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KM, 高橋流

在小蝶老師的課堂上與學弟妹分享一些 Wiki 與 KM 的資訊。

因為前一陣子看到高橋征義先生正宗的高橋流簡報(現場),改變了我對高橋流的想法。我原本以為不論是高橋流或是Lessig流,一旦張數一多,簡報製作的時間成本會增加許多。不過我現在覺得,這種簡報方式,在不需承載太多資訊的情況下,能有效且生動的傳達講者的主題。其實以這場高橋征義的演講所傳達的想法並不複雜,但是令人對內容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光看簡報就可以明瞭知道演講的內容。(也許是習慣看動畫的關係….?)

因此自己也來試試看這種作法。從結果來看,大家的反應還不差~~ 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最後準備的Bonus部份都沒有講到。

Continue reading “Wiki, KM, 高橋流”

CMS (links for 2006-09-16)

[KM] SECI, Ba & Knowledge asset

Nonaka, Toyama, & Konno. (2000).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主要概念:

* SECI process: 社會化-外化-連結-內化 過程
* Ba: 日文「場所」. 整合資訊為知識的場所. 特定的時間與地點.
* knowledge assets: 知識資產

Ba與實踐社群

Ba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reate new knowledge learn existing knowledge
boundary is fluid and change quickly, set by participants boundary is firmly, set by task,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community
“here and now” quality consistency and continuity are important
Micro(individual) and macro(Ba) levels both change Micro(individual) level changes only
Membership is not fixed Membership is stable

四種Ba

起源場所 Originating Ba (S) 對話場所 Dialoguing Ba (E)
練習場所 Exercising Ba (I) 系統場所 Systemising Ba (C)

[XXC]: 如何測量界定 Origination Ba ? 觀察?認知?動機?
[XXC]: Socialization 並不一定來自於特定的空間. 如薪資單, 成績單, 打卡鐘, 出缺勤紀錄, 都是一個有效運作的社會化工具。因為社會化來自於個人內部的認知轉換工作。有效能轉換個人認知的特定場所,如表揚大會。
[XXC]: 以起源場所而言,有效的激勵機制,會比提特定源場所重要。茶水間、吸煙室等場所,如果只是促進成員之間的溝通,都只是「對話場所」而已,因為並不一定能保證有改變認知的激勵與動機的有效性。我認為有效的機制比場所重要。

知識資產 knowledge assets

經驗性資產 Experiential assets 概念性知識資產Conceptual knowledge assets
例行知識資產 Routine knowledge assets 系統知識資產 Systemic knowledge assets

[XXC]: 如何評估/操作化/計量 這些不同的知識資產?

[KM]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Hansen, M.T., Nohria, N., & Teirney, T. (1999). What’s your strategy form managing knowled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7(2), 106-16

  • 本文由競爭策略管理的觀點,將企業知識管理區分為「Codification/外顯化/編碼化」與「Personalization/個人化」兩種不同策略。並認為應先訂定企業之競爭策略,才能有效建立知識管理。
    • 另有人將此兩種策略翻譯為「外顯策略」與「內隱策略」
    • 外顯化策略,如 Andersen Consulting, Ernst & Young 兩家顧問公司
    • 個人化策略,如 McKinsey, Boston Consulting Grounp, Bain 三家顧問公司
  • 外顯化策略與個人化策略,差異在於其運用的經濟性趨力不同。外顯策略在於達到企業知識「再利用經濟性」以發揮其效益;個人化策略在於達到企業內知識「專家經濟性」效益。因此為達到這兩種不同的經濟效益策略,企業必須在各種不同的管理配合,如市場定位、定價、人力資源管理、資訊技術等等,知識管理亦包含其中。
  • 本文作者認為這兩種策略間,並沒有兩全其美的策略,必須作出一項作為策略主軸。作者建議可以用 80/20 的比例分配兩種策略。
  • 兩種策略都需要有激勵系統。但是因為策略不同,其激勵機制也不同。外顯化策略透過對外顯化知識的貢獻與應用程度獎勵員工,個人化策略透過人際間深度溝通的程度來獎勵。

策略的選擇

  • 本文作者透過三個問題,幫助企業判斷其最佳的知識管理策略:
    • 產品面:企業提供標準化或是客製化的產品?
    • 市場面:企業擁有的是成熟的或是創新的產品?
    • 生產面:員工依靠外顯知識或是內隱知識來解決問題?
  • 透過回答這三個問題擬定其競爭策略,為企業建立有效的知識管理策略。

知識管理是策略的一部份

  • 本文最後,重申知識管理與競爭策略、人力資源管理、資訊科技等等管理要素不可區分。

小記:

  • 本文主要論點在於,知識管理本身並不是一種策略,而是必須受到競爭策略指導的一種管理主題。
  • 從本文一開始,即認為知識管理並非一種新穎的概念,從工業時代之前的工藝時代就已經存在知識管理的技術。因此僅僅是「知識管理」此一概念本身並沒有辦法引導組織達到更好的管理,而必須回到管理本身。因此本文以競爭策略的角度,重新檢視在不同競爭策略之下,應該有哪些不同的知識管理策略模式;重新將知識管理由技術導向問題回歸到策略導向問題。
  • 可以這樣假定?技術問題是工具論的問題,策略問題是認識論的問題。
  • 80 / 20 的判準,基本上有量化是否適當的問題

Study PKM — Jason Frand 對 PKM 的定義

  • 由 Jason Frand 於 1999 年在 UCLA 的 MBA 課程中提出此一概念,為了強化企業經理人的管理能力,其概念基於 Peter Drucker 在《不連續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1969)提出的知識工作者,與 野中郁次郎 (Nonaka, 1991) Davenport ,Prusak (1999) 提出的知識管理。Frand 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有效的管理技巧,能夠幫助經理人克服資訊爆炸時代的資訊超載,以達到更好的管理與決策品質。儘管 Frand 的主張也許有實務管理工作上的效用,但是實際上 Frand 所能提出的方案,也只是透過資訊科技協助的「個人資訊管理」技術而已,嚴格的說誤用了「知識」與「資訊」二詞的意義,也遠遠與「知識管理」無關。因此「個人知識管理」難以從正確的理論上展開,而只能透過實務上的操作運用,以累積可行的方案。
  • 由於資訊網路技術的興起,影響了許多實務工作與管理工作的型態,因此工作者藉由某些管理理論建構出新的工作典範。「知識工作者」(Drucker, 1969)、「知識經濟」(Machlup, 1984)、「知識螺旋」(Nonaka, 1991) 等等詞彙成為管理工作的流行時尚。在不追問背後的認識論基礎與經濟學基礎的情況下,大量的實務工作斷然的以「知識管理」作為一種進步發展的方向。「個人知識管理」也就是符合了這樣的取向。但是,這種取向是實務的,是一種社會心態上的產物,並非來自於理論或科學的嚴謹基礎。因此,大部分關於此一主題的學術論述,都是以實務工作的角度提出經驗或是解決方案的規劃,而並非透過科學性的理論建構或是實徵驗證。
  • 實務上 PKM 的發展、學術上 PKM 的發展:
  • 搜尋到兩篇文獻:
    • Miller, R. (2005).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over story). EContent, 28(11), 38.
    • Schreiber, T., & Harbo, K. (2004, September 1-3).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ord I&D, Knowledge and Change, 12th Nordic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Aalborg, Den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