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經營者,或者是”web master” 這個已經很少人提了的角色,都會需要使用一些網站統計或是流量分析工具,來了解網站上來來往往的觀眾的行為或是興趣。除了商業上使用的付費服務之外,Web master通常會用自建流量分析系統(如AWStats),或是使用免費的線上流量分析服務(如Site Meter、Google Analytics)。這些服務通常可以描述出基本的點選次數、訪客人數、來訪網址,進階一點的可以分析最常被搜尋的關鍵字等等。我的被搜尋關鍵字第一名一直是「foobar」,但是其實根本沒有寫些什麼,我只是單純愛用者而已。這些流量分析對於行銷的策略規劃比較管用,對於網站設計而言,頂多只是透過統計了解使用者使用的瀏覽器比例,螢幕解析度大小等等。
Google Analytics 有提供一個Site Overlay的功能,可以透過統計,模擬出一個頁面中被點選的hyperlink次數與比例。
但是如果這與實際測量使用者的點選行為,畢竟還是不同的。因為如果一個頁面上有兩個連到相同url的超連結,Google Analytics 會將這兩個超連結算在一起,而沒有辦法區分那一個連結是比較有效的。而另一種專門紀錄網頁click行為的系統或服務,應該能更正確的測量出使用者的行為。最近TechCrunch介紹了三種網頁點選分析服務,也許對想要進行網頁使用者行為的研究有所幫助:
-
在網頁上加入一些javascript之後,Clickdensity 可以記錄使用者在頁面上的點選行為。30天/單一網頁/5000次點選,免費試用。正式版以月費方式計價,由2.5到200歐元不等。
-
透過加在網頁上的javascript,分析網頁的使用者點選行為。Crazy Egg 提供三種統計結果:overlap、list、heatmap。
-
與一般透過大量統計的網頁使用者分析方法不同,ClickTale 錄下每一個使用者的實際行為,重現使用者動作。目前需要申請通過之後才能試用,不知道如果被分析的網站有成千上萬個使用者行為�
Click Density 的分析圖範例。用顏色顯示滑鼠點選次數的多寡;可以發現無意義的亂點也不少。
魏澤群(《使用者最大》一書的作者)的兩個網誌可以找到不少關於使用性測試(或,優使性測試)的說明。兩個網誌的原因好像是因為搬家的關係。Blog系統跳船的成本還是一直很高啊,搬舊的文章到另一個地方真的是一件苦差事。Usablility Net 是一個今天才看到的網站,資源豐富。
-
介紹Usability相關資源與方法的主題資源網站
-
介紹多種Usability 研究、測試、開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