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部落格與微網誌

我一直覺得,寫網誌(Blogging)與古代文人寫「筆記、劄記」是很類似的。當然這兩者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我認為這些不同之處,主要在資訊技術加速了媒體的社會互動即時性;但在書寫的行為上,Blogging 與寫傳統日記筆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雖然一直有這種想法,但學識不夠,一時找不到充分的證據。前幾日看到陸揚的「博客的前世今生」,寫的再好不過了,摘錄一段如下:

筆記形式的多樣化也和今天的博客差不多。它可以是當時的八卦雜誌,所謂「朝廷之遺事,史官之所不記,與士大夫笑談之余而可錄者,錄之以備閑居之覽也」(《歸田錄》序),而今天的史家誰能小看歐陽修記的這些八卦呢?它也可以是在寂寥中尋求相知的工具,所謂「暇日萃之成編,其或獨夜遐想,舊朋不來,展卷對之,何異平生之友相與抵掌劇談哉!」(《癸辛雜識》序)尤其這後一種需求是宋代筆記中普遍顯露的傾向。筆記流傳於坊間,人人可讀,但撰寫者心中總是存著一個特殊的交流圈。明清以來公開的日記也屬於這一類。

我歸納,陸揚認為Blogging與傳統筆記文體相似之處,主要有二:

  1. 透過私人化書寫的公開發表,賦予這類書寫特別的力量。
  2. 儘管這類書寫流通於世,人人可讀,「但撰寫者心中總是存著一個特殊的交流圈。」

而我覺得,這也的確是Blogging書寫的真實寫照。如果對這種傳統的日記筆記行為有更多的了解,也許能對各種新穎的「Web 2.0」「Social Network Service」有些啟發與省思的可能吧。並不是一定要讓內容有超連結連來連去才能彰顯「社會網路」,單單只是「心存他人」其實就反映了資訊社會的特徵。

在看到陸揚的大作之前,我正好利用畢業到上班間的空閒時間,借了一些早期的日記筆記來看。除了以前已經翻閱過的「顧頡剛筆記」與日記,還借了雷震、胡適、蔡元培等人的日記,看看他們當時是如何「logging」的?胡適與雷震的已各看過一本,但是我先分享一下,看來比較簡單的蔡元培日記。

蔡元培

我讀的是 《蔡元培文集,卷十三,日記上》。其記事極簡。一般,先寫日期,並記天氣;後續記本日所行何事。

十有五日戊子 夜雨。張文湘同其兄再楊來。
十有六日己丑 日出晴,風。閱《南史》四卷。
十有八日辛卯 訪菊生。同榕倩、乙齋、鍾生聽玉成部戲於廣德樓。閱《池北偶談》。
二十日癸巳 閱《池北偶談》竟。菊生招飲廣何居。

如果將日記中的記事形式,分為「動詞+人事物」,則可大致描繪出日記中可能紀錄的每日行動類型。簡單計算1894年間的日記,發現包含有以下數種行動:

  • 人際關係互動: 出訪某人:訪、謁、看 出訪某地:去、往、至
    • 出訪某聚會:赴(某地或某事之約)、餞(送行某人)
    • 某人來訪:[某人]來
    • 至某處過夜:宿
    • 聚眾訂約會:招、集
    • 通信:致、寄(寫信予某人);附(回信予某人)
    • 像某小眾發表作品:見示
  • 資訊相關
    • 討論:議、譚
    • 聽說:聞
    • 閱讀:閱、讀
    • 書寫:寫、作、步韻(寫詩詞)
    • 點勘、校
  • 與物品相關
    • 購物:購、買、得
    • 借某物於某人:[某人]攜[某物]去
  • 日常生活相關
    • 吃喝:飲、食(於某地點,甚少記飲食某物)
    • 生病:痛

如果把蔡元培的這種精簡風格日記,類比為今日的「微網誌」,那麼蔡元培紀錄的活動類型,多屬於「人際關係互動」與「資訊相關」兩類。而這些不同的活動類型,也可以聯想到各式各樣的「Web 2.0」服務上;如閱讀連到aNobii或羽毛、書寫連到某Blog服務平台、友人往返連到各種Facebook之類的SNS服務上……諸如此類,不勝枚舉,要多少種服務有多少種。而且,透過twitterfeed.com, 與各種提供RSS輸出的Web2.0服務,Twitter 也能變成像是這種生活日記的平台。更別說一開始提供更強大整合功能的JaikuPownce這類Twitter-like服務了。

對我而言,好的Blogging態度,應該在於自我累積與對自己負責。這跟戴上面具,自滿於推廣行銷 (Promotion)與SEO能力,汲汲於計算流量與收入,把自己當作主流媒體事業在運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態度與企圖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