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找不到這本書的原文是什麼?
大陸的翻譯,三聯書店,牛津出版社。
這本書應該說是一本論文集,每篇章節都是獨立且在不同時間發表的。
而正如標題,這本書主要說的是「學科」,不過我沒找到原文,所以不知道他用的是disciplinarity 或是 discipline。這兩個字的不同是:
discipline 中文譯為 學科,規訓,軍規,教規 等,基本上有「學科/規訓」雙重的意義
disciplinarity 亦為學科,但是非指單一學科,而是概念上的,有人翻為「學科規訓制度」。
在閱讀的時候,我有一個想法是,把discipline理解成佛教裡所謂的「教法」。因為想找是否有一個中文詞彙是正好可以對上「學科/規訓」雙重意義的;而靈感來自於書中由Thomas Aquinas 訂出了分科模式,而Thomas Aquinas正是一位中世紀最重要的神學哲學家。雖然教法/學科的意義差很多,可是如果考慮「教導/規訓/分界劃分」這些特性的話,用「教法」這個詞來理解discipline又有那種十分契合的感覺。
預定三週的時間要把這本書上完。
我覺得這本書比上一本[科學的製造]有趣多了,讓我比較想讀。
導論:從學科改革到知識的政治
本文結構:
1. 對於學科的反省:
(1). 人類知識發展與反省:提問:如何真正為人類的長遠利益與福祉服務?
(2). 學術生產與各種社會權力、利益體制互相交纏。知識的發展受到學科門類的偏見。
2. 《開放社會科學》
(1). 《開放社會科學:重建社會科學報告書》:當前社會科學的主導的學科劃分,內含著對權勢者有利的理論前提與意識型態。國家權力的參與。科學主義主導,精確性與實證性成為一切知識的標準。
(2). 歐美霸權的衰落與學科範疇的動搖。
(3). 《開放社會科學》:打破人與自然之間的本體論區分。不以國家為分析社會行動的必然分析單位。多元普遍主義。彈性的跨學科制度改革建議。
(4). 《開放社會科學》忽略的面向:有從世界政治與經濟層次上的宏觀分析,缺乏了從微觀層次上,探索這些知識與其生產方式,如何型塑其研究對象同時,也在建構著創造這些歷史的不同主體,以及這些知識是如何與其他種層面的技術配置互相模塑。因為忽略了學科(discipline)另一個意義「規訓」
3. 論文提要:
(1). 本選文從discipline的兩個角度:學科與規訓的角度出發,探討「知識-權力」體制的構成:
(2). 《教育學》《會計學》兩文批判並發展傅柯觀點。《教育學》新的教育實踐形式帶來新的知識門類。18世紀的教育技術使教學雙方都要面對經常性的監視與評斷,因而慢慢懂得作出自我規訓。
(3). 《會計學》分析學科制度的緣起。
(4). 《管理學》教育
的行政管理。
(5). 上面三種學科的歷史系譜學追溯,帶出學科在知識之外的社會制度與實踐方式的面向,從而論及學科規訓的問題。而《人格》一文,以歷史上人格形成方式的轉變,來檢討學科知識的規訓性質與人文主義批判的侷限。
(6). 《人格》說明:把人文學科與實用的專業學科對立起來,是一種誤解。此文的分析根據傅柯的「管治工程」(governmentality)的概念,批判韋伯的人文主義理論,與政治上的道德主義改革。
(7). 華勒斯坦(I. Wallerstein)《年鑒》提出改革的主張,認為單單跨學科的綜合研究不能超越學科的約制,而要在制度與學術組織上突破19世紀所提出的大學體制。
(8). 亨特對Wallerstein的批判:新的技術與配置也不一定沒有權力與管治工程上的問題。
(9). Wallerstein對傅柯的批判:過於零碎與悲觀。
(10). Wallerstein與傅柯的分歧:對於「歷史」概念的不同界定和預設。Wallerstein的宏觀歷史處境,傅柯的微觀權力面向。
4. 這幾篇文章的共同點:對於學科改革與廣義的知識政治的關切。要求以「反思的參與者出發」。
課程討論:
1. 推薦:《信息方式》
2. 書目計量學:陷入工具主義。
學科規訓制度導論
Disciplinarity: An Introduction
本文結構:
1. 學科(disciplinarity)的定義與起源
(1). 學科批判的源起:曼海姆(Mannhcim)的知識社會學、傅柯(Foucault)讓人意識到學科/規訓是一個「生產論述的操作體系」和種種操作策略與技術的集合。
(2). 學科(Discipline)的字源。
(3). Discipline意義、歷史與演變:正面的。稱一門之視為[學科],即有嚴格與具識受性的內涵。希臘哲學古典劃分,中世紀神學系統定義「文科七藝」(Seven liberal arrts)。13世紀,學習由「邏輯、語法、修辭」轉為「辨證法、哲學」主導。中世紀,「學科」等同於書本的列單。
(4). 湯瑪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將經院課程(Scholastic Curriculum)教法(discipline)區分為處理心智活動的藝文(arts)與關於理解知識的科學。/*將discipline類比到佛教的「教法」,意即不同學科的區分源於神學上的教法之不同。因為西方學科區分的源起如果是由Aquinas的神學開始的話,那麼就像是中國由佛教展開出學科領域一般。*/
2. 中世紀以後(17th 18th 19th )的發展:
(1). 17、18世紀最重要的變革:科學學會的形成。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與法國科學學會(Academie des Sciences)。稱為自然哲學,區分了自然知識的專門領域,之後繼續分化成各種自然科學(18世紀)。社會科學稍後從道德哲學中分裂出來。而「人文科學」是20世紀人們對那些非屬於自然科學或是社會科學的學科的總稱。
(2). 17世紀的科學學會內的科學活動是「建制化,而非專業化」。並沒有壟斷國家內科學活動,或是控制大學科學教學與組織任命,所以不能算是學科規訓的組織。
(3). 18世紀的法國科學學會在法國的政府官僚體制中有一定影響力,對法國科學控制增加。英國較開放的組織也扮演了「知識守門人」的角色。女性參與科學的情況體現學會對於科學知識的控制。
(4). 18世紀藝術學院的知識區分:對女性的排除、對藝術家資格的區分、對Fine Art / Decoration Art的區分。
(5). 學會:規範組織知識所需的技術與策略。以出版作為認可新知識的基本途徑。聚會→通信→期刊。期刊出版者變成知識守門人的角色。期刊功能與期刊讀者的變化。
3. 大學:
(1). 於19世紀其他學科組織的建制:大學。一般性的博學學會的式微。各種其他科學學科專業的建制(組織)與標準的興起。德國的研究大學(research university)與法國的大院校(Grandes Ecoles)鼓勵科學家自己的專業而非專業間的認同,與提供就業與經濟保障。特定學科的專業組織連結各個地域上的專業學者:互通信息、建制間領導權的競技場、配合期刊工具、審閱的權威性。
(2). 認知排他性(cognitive exclusiveness):民事法規之於醫生與律師(執照)、大學學科的成員(學歷)。「學科首先是一個具有正當資格的研究者為中心的研究社群。各個個體為了利於互相交流和對他們的研究工作設立一定程度的權威標準,組成了這個社群。」(Geiger 1986:p29) 大學學系間學科的國際性建制分享權威:贊助活動與頒布價值的組織、期刊出版、支持研究與教學基金管理、評價研究成果的同儕評論者。
(3). 學科與大學內學術組織管理:學科的形成非偶然或管理的方便:因為 (a)學科形式非一所大學自己的社會形式、(b)學科規訓執業員自視為學科社群的一員,以分門劃界(boundary-work)。學科劃分的地理比喻:領域、探索、範疇、邊境(frontier)。
4. 學科邊界:
(1). 分門劃界(boundary-work)的目的:保護學科研究領域、指導學科規訓的值業者。
(2). 不同學科邊界的滲透性有區別:一致性整合性高的學科(物理、經濟)邊界較穩固,鬆散分布廣泛的學科(地理、文學)邊界滲透性較高。
(3). 科學往往都是學科間邊界紛爭的贏家。文學研究的例子。
(4). 科學勝過文學研究:文學退回教養的傳統、內部分裂、科學定義其他學科為非科學、西方文化賦予詮釋自然真理者的權威、自然科學掌管學術機關與資源。
(5). 今天仍然昭著的學科分門劃界。科學對女性主義對科學的批判的反應。
5. 學科規訓:
(1). 19世紀,在學科中的規訓意義:古典語言教學的鍛鍊。傅柯:規訓技巧:「層級觀察、齊常化評斷以及兩者間一個特定程序的結合:考試。」
(2). 現代學術學科中訓練門徒的規訓過程:考試、評核、論文答辯、著作發表評審、獎勵與責備。
(3). 傅柯:學科規訓有助於整個社會執行紀律。社會科學實驗對於研究對象的控制。
6. 跨科技與反學科規訓:
(1). 並非所有知識都有學科規訓制度:民間傳說、八卦。顯露一種新的「建制化」。跨科際與反學科規訓。
(2). 個案一:科際研究(interdisciplinarity):
i. 科際研究(interdisciplinarity)與教學:定義。
ii. 活動規訓與合理化模式。
(3). 個案二:社會科學的創新:
i. 社會科學的創新不是透過跨學科,而是透過分裂與交雜(fragementation and hybridization)的雙重過程。產生更多知識就會進一步專門化,而分裂出新的領域。
(4). [科際研究]與[分裂與交雜]的比較:[科際研究]強調機構和人物引發轉變,[分裂與交雜]突顯結構所導致的變化。但是都可以將不同學科並列起來。
(5). 個案三:女性主義演變:
i. 女性主義相信知識與社會結構視互相建構的。學科的局內人又是局外人。
ii. 被學科排拒的解決方案:藉著學院發展,加入有關女性的知識;「主流化」/「改良主義」。
iii. 女性主義知識探索與大學知識組織之間的衝擊:對於研究對象的建制。
iv. 階段:(1)其他學科對女性主義研究對象的扭曲。(2)女性主義越成功的主流化,學科規訓界限越對女性主義不利。(3)與導致女性主義與活躍運動(activism)的區隔化。
7. 知識的研究沒有提供的答案。
課程討論:
1. 什麼是學科,什麼是知識,什麼是智慧,What is 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wisdom?
2. 提出一個有智慧的人?
3. 知識與智慧:知識可以經過教育規訓,智慧是一種洞見。
4. 圖書館在學科/規訓裡面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