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會學]READ NOTES OF: TUNNEL VISION AND BLIND SPOTS — by Wayne A. Wiegand

READ NOTES OF:
TUNNEL VISION AND BLIND SPOTS:
What the past tells us about the present; reflections on the twentieth-century history of american librarianship — by Wayne A. Wiegand
— Library Quarterly, 69 (1999)

1. 學科本位與盲點
本文作者提及了許多圖書館學者或研究的隘見與盲點,源由一些先天因素如:圖書館學者社群本身的社會地位、性別傾向、種族背景等等。或跫於學科中的專業而把研究重點放於書目研究(biography)、圖書館專門技術(library expertise)與大圖書館機構(big library institutions)上。
本文作者認為,學者應該進行更多元分析型的與更深入交互情境文獻(contextualized literature)的研究,才不至於陷入研究的盲點。
2. 選書與被選書:Booklist, Choice, “Book-of-the-Month Club” and Amazon
由作者所描述的美國圖書館歷史中,有一個一開始就預設存在的目標是,圖書館必須有推薦”best reading”的工作,如何選(Choice)出一份booklist,成為圖書館人員的專業素養之一。但是由此也可以透露出,圖書館預期的”best reading”與讀者所最常流通的書目,有著很大的差距。
但是,如果離開圖書館的領域,往出版與閱讀的方向稍微了解一下,會發現市場上另有一些運作的機制,如所謂的「月讀俱樂部」(Book-of-the-Month Club)的存在。
圖書俱樂部(Book Club)不同於非營利性質之讀書會(Reading Group),圖書俱樂部是出版社、書店、經銷商等,以郵購為基礎,吸收愛書人士組成的一個長期性出版品消費團體。(肇瑩如,1993)藉由促銷折扣(常為五折至八五折,促銷時甚至可能低到三折或更低)、免費書訊與專人選書,無店面的圖書俱樂部與讀者之間建立了一條互動的橋樑。
成功的圖書俱樂部具有相當大的閱讀影響力,在丹麥,圖書俱樂部的銷售占圖書總銷售的25%,瑞典的比例是1/3,英國是20%。(劉縣書,2000),讀書俱樂部也找專人負責選書與推薦書籍。而經營成功的圖書俱樂部,才可能擁有更大的會員數量,對價格或書籍出版更有影響力。
換言之,Booklist與Choice,在市場經濟機制下的運作,反而沒有陷入「best reading與現實之間有鴻溝」的窘境。
然而,當前讀書俱樂部的選書與大量購書產生的經濟效益,卻受到網路技術的挑戰而顯得岌岌可危。全美最大的圖書俱樂部公司不得不在2002,2003連續的裁員(陳穎青, 2003 http://www.ylib.com/class/topic/show1.asp?Object=gossip&No=3599) 而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即是因為網路上更有效更便利的服務—包括價格上與對書籍的推薦上—更能貼近購書人的需要。
誠然,讀書俱樂部與網路書店,主要面對的都是「購書者」,與圖書館使用者有些本質上的不同。但是另一方面,因為有市場的機制,「個人偏好」得以藉由競爭的行為衡量。
3. 個人資訊經濟結構
作者引用的personal information economy, 是由個人的”needs, interests, and resources”所組成,以經濟學的語彙是「需求、偏好、與資源」。而在經濟學中,是藉由交易單位來了解交易行為。而這些資訊經濟結構,本質上與技術無關,例如一位親切且熟知書籍的圖書館員,會在你借書的時候,順便推薦你誰借了這本書也借了哪些相關的書。這樣的行為(服務)在經濟上降低了使用者尋找相關書籍資料的資料搜尋成本。當然,只要這樣的模式是有效的,技術的優點便是將有效的模式用更低的成本加以複製。如Amazon提供的”Also buy”的資訊服務,及某一方面藉由資訊技術提昇服務的素質。
4. 盲點中的盲點
專業知識往往伴隨著與一般人不同的專業語彙及對現實事物的理解角度。
一篇在中國圖書館學會的討論區的留言:

一直覺得學校圖書館並非服務業,而是負有教導及約束的教育單位。對於多數人喜歡將圖書館視為像7-11一般的服務業,為了滿足讀者、甚至討好讀者的想法與作法很不以為然。否則,圖書館就交由7-11來開,資金多,通路廣,要服務人群豈不是更容易?
難道,把圖書館當成服務業,正是所謂專業人士的想法?此種膚淺不夠成熟的想法,勢必造成圖書館界的浩劫。
再者,放眼望去,多數圖書館仍然喜歡讓讀者當成 K書中心,彷彿唯有讀者來K 書,圖書館才有存在的意義,這很好笑;實在枉費多年在圖書館科系所要薰陶的圖書館素養。身為圖書館的館長及組長、館員的你們,是不是該深自檢討?(2004 一月 28 10:03上午)

同樣的,在中國時報上有一篇對「如果圖書館像誠品書店(陳昭珍)」的回應:

我們鎮上的圖書館嚴格說來並不是「真正」的圖書館,而是一結合聊天、喝茶兼具浪費人民血汗錢的公共場合!有書嗎?絕對有!小小缺憾是藏書量不多、涵蓋面不廣,如果要找深入一點的資料,也只能說:抱歉啦!不過這可能涉及經費、預算、選書單位或人的因素,姑且就忍忍吧。有管理圖書的人員嗎?有!怎能沒有呢?而這方面可真的是令人忍不住要「仰天長嘯」啊。
‧‧‧‧‧‧
從政府推行擴大就業方案後,我們小小的圖書館一下子從一位館長一位管理員,擴充為一位館長五位管理員,增加的人員不會使用電腦也就罷了,還居然有兩位阿嬤級的人員。老人們老當益壯,願意出來服務,我們也應心存感謝,但從此後圖書館內是吃東西、吃水果、泡泡茶、聊聊是非、交換交換八卦,不時還會聽到非常有同事愛的一聲:我來,我來,妳吃個水果吧。當下圖書館已成為熱絡的交誼廳了。
天啊!我該說些什麼呢?是幸或不幸?誰又能還我們一個真正的圖書館?一個不受打擾的閱讀空間? (2004.03.04 中國時報)

對圖書館的印象,非只是對學者的研究上有所限制,對於一般民眾而言,也是一種固定的意識型態(ideology)。例如,圖書館能不能像7-11?圖書館能不能泡茶聊天?這些想法都可能與既有圖書館經營型態相左,但是,為什麼不行呢?這個問題跟本文作者所想期望能夠更深入研究的,各種不同型態與不同使用身分情境的圖書館研究,是戶相互應的。因為還需更深入本源,才能屏除既有成見,讓圖書館的功能能切合時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