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著一件哲學事件,關於維根斯坦與卡爾‧巴柏兩人在一場小型討論會上的衝突。當然,書中會提到兩者爭論的哲學問題為何,也會根據資料佐證試圖還原當天情況。不過除此之外,有兩個小小想法:
1) 劍橋哲學的學術活動,討論會的進行與紀錄情況。書信往返,小型研討會的紀錄,課程議程資料,口述歷史,等等…..都是作者探究的時候的重要佐證資料。印象中我們都沒有想過這些資料要怎樣保存,或是想過這些資料是有意義的。我曾經問過師大社教系幾年前(十年內)某課程的講師是不是某人?但是得到的答案是查無課程資料。師大社教系本身是設有圖書資訊組,也就是有開設圖書館相關課程的系所;其他科系我想也許更不用期望會有更好的課程資料保存制度了。不由得批評一下,當大家都知道教授發表論文數量會影響大學學術評鑑,這項指標本身也許就有一種「理性預期」的效用;學校經營者會用各種方法提升這項指標,而不完全在乎提升這項指標的方法與大學學術本身有沒有關係。看看學校科系對於這些日常學術活動的保存工作情況,說不定還可以看出某些端倪來。
2) 我之前好奇,為何二戰前的奧地利維也納,出現了那麼多有獨到思想的學者,書中的這兩位,以及經濟學家米塞斯、海耶克等等。書裡面探究了當時維也納的社會情況,從一次大戰後的各種種族平等相處的環境。而後來到種族問題變成政治唯一問題;看到所有人努力證明自己跟猶太血統無關,乃至於證明自己祖先其實是私生子;政府機關成立「宗譜研究所」來認證民眾的血統……。這似乎很明確的指出這是當時反猶太等等種族主義的錯誤,才導致諸多優秀學者的流失。讓我覺得奧地利的猶太人很慘,其他奧地利人跟德國人都是加害者。不過這本書是透過當時時代的劇變,來探究這兩位學者在出身與環境上的不同,跟透過不同的緣由來到了英國繼續他們的學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