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質性研究軟體

我之前是使用Word與Mind manager這兩套軟體,來進行逐字稿的分析工作。第一步是使用 Word的「註腳」功能用來進行逐字稿的開放編碼工作,第二步用 Mind manager 進行主軸編碼,之後會畫出一張「頗為可觀」的心智地圖,並重複的在這張心智地圖上組織與發展相關的概念。

這一模式,一方面參考徐宗國的《質性研究概論》一書中,關於紮根理論的編碼分析工作,另一方面完全是靠自己在分析練習中摸索出來工作的模式。如同「摸著石頭過河」般的心情。

但是這樣的做法,是好,是壞。雖然我人在學院中,卻還是找不到太多人願意一起討論的。

在某種心情,與許多自己也不清楚的原因下,我將應該是可以一路衝刺的研究工作停下了。

最近在試用另一套負盛名的質性研究軟體,ATLAS.ti。一開始用的那天,我完全不知道怎麼進行編碼;並不全是軟體功能會不會用的問題,而是工作模式應該是怎麼樣,完全沒有概念的問題。我並沒有準備好任何code list,word的時候也沒有,於是就一邊編碼,一邊釐清相關概念,一邊回去修改。偏偏中文在編碼常常出現問題,一不小心還會把之前編好的全部清除。一路跌跌撞撞才把逐字稿編完。

這一路上體會到另一種編碼的工作方法。不像是Word可以一路編碼下來,編碼只要在相關段落插入註腳;因為ATLAS.ti需要的是把要編碼的段落整個標示出來,我後來先把較大範圍的概念先編碼,再編較小範圍的部分的概念單位,這樣子編碼部分的層次也會比較清楚。今晚希望可以將整個手冊全部再讀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