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寫於 2012-10-22,是為了某處寫的想法與觀察。事隔多日看到筆記,重新公開作為備存。)
摘要
- 許多對於數位閱讀的探討與想像,都只是「在數位載具上的閱讀行為」,而不是「在豐富數位環境下的閱讀行為」。
- 當我們把問題從「數位科技載具」轉向「數位社會體驗」時,我們思考的就不只是書應該如何如何,而是「閱讀」應該如何如何。而且,在社會的脈絡中,「閱讀只是一個手段,而不是目的」。
## 由音樂產業的分析作例子
不同思維方式,或有完全不同的解決策略。舉個例子說明,新的音樂產業是依循著新的娛樂經驗而建立,並不是以「唱片產業」的新技術導入而建立的。
唱片業如果認為問題是「如何在數位載具上面販賣自己的唱片」,會努力開發出各種的DRM機制,結果是限制數位技術在社會上的可能性。但若提出的問題是「在豐富數位環境下的如何聽音樂」,那麼會導出如何能結合數位科技,以音樂豐富聽眾的日常生活。在新的技術社會脈絡下,重新定義什麼是「音樂產品」。誕生的「新的音樂產品」不只是取代錄音帶/CD/MP3的新「數位物件」,而是全新消費服務與生活型態:訂閱KKBOX,在iTunes上下載單曲音樂檔,購買CD是為了表達支持,去聽現場成為享受音樂最不可取代的經驗,在選秀節目中表示挺某些音樂或歌手,在Youtube中秀一下自己彈奏喜歡音樂的和旋。音樂產業沒有因為CD消失而垮掉,相反地在社會裡面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新的產業角色:線上隨選音樂、選秀節目、Youtube。歷史舞台就是這樣,隨著新舊角色交替著消逝與出現:去歌廳聽歌之於Live Show、國劇的票戲之於KTV。
把問題的焦點由載體(CD/唱片)轉向人類活動(聆聽),由人類活動轉向轉向社會體驗(享受音樂娛樂),才能掌握唱片業的未來應該從哪個地方作切入與創新。
## 電子書之外的數位閱讀
同樣的,作電子書硬體、軟體、雲端書城也不等於一個完整的數位閱讀行動,也不等於整個社會的學習與文化體驗。在電子書來到以前,人們會在捷運上閱讀什麼? 書、雜誌、上課講義、筆記、單字卡、報紙、特賣優惠劵、佛經、報表、計畫書。
什麼電子書設備或介面備可以滿足這多元的閱讀需求? 是更新的電子書硬體、更好的軟體、更齊全的雲端書城?
或只是一隻隻能夠上網容易使用的Smart phone?
台灣人不是不閱讀,是我們對「閱讀/讀書」的定義太狹隘了。
就正統的台灣出版人而言,台灣人似乎不太閱讀「書」。但,若我們把視野放寬到社會的層次,會發現有許多閱讀活動,也消費很多「書」。台灣考過駕照的一定都讀過交通安全守則,台灣發過多少駕照一定就印過多少本。但沒有圖書館會蒐藏駕訓班的考試講義,也沒有出版單位會計算這種文獻的出版量,駕訓班也不會為了這種小冊子去申請ISBN。
另一方面,閱讀並非只是個人與文本的對話,而隱含了很多社會訊號與意義:
– 學生考試,上班族考證照,工程師學新技術,但各式各樣的考試、教科書,買的很多。「學習」本來就是閱讀的一個正當動機,只是人們往往把「讀書」與「與考試無關的讀書」截然二分。因此台灣有很龐大的教科書出版產業,卻其出版物都集中在書店的特定區域。明明講的是歷史,歷史課本與參考書絕不會出現在書店的歷史分類區。這種分化也出現在電子書的發展過程中,教科書廠商更傾向探討「數位學習」整個閱讀與使用的體系。
– 為了學習而進行的高強度閱讀,相對於美國為主的西方教育,是台灣人非常擅長的一種行為模式。這種閱讀與讀小說截然不同,需要的不是沉浸在故事情境中,而是高度的在認知上後設地抽離自己,畫重點寫摘要,反覆閱讀,持續檢驗自己記得了多少,有時還需要準備另一本本子重新抄寫一次。這種行為,即便從學校畢業了以後,準備工作上的證照或公職人員考試,仍然是一樣的。沉浸式的閱讀是線性的,而後設的閱讀是非線性的。
– 學者或研究者,為了研究與工作,需要大量閱讀學術論文。學術出版是另一種出版產業,每年台灣各個大學圖書館購買了各式各樣的學術論文資料庫,花費了大筆的預算。因為費用太昂貴,所以圖書館界成立了「台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有的老師習慣存成PDF放在電腦裡閱讀,有些老師則堅持印出來,方便劃記,寫眉批筆記。這些紙上的眉批、筆記不一定是要記住的,不如說是為了維持閱讀的專注狀態。通常真正的筆記會另外繕打電子文件上。以往的學者會在書目卡片上作資料與文獻的整理工作,但是在數位時代,他們只能透過一般的文書處理軟體,像是Word、Excel來做整理工作。雖然他們的內容來源(上游)與書寫(下游)早就已經數位化了,但中間都是斷裂的,並沒有一個比較可行的模式。
– 許多商業用書,厚度可觀,像是學術教科書一樣內容札實。但,中文版往往不像是英文原版,附有書後索引。對於某些大部頭的商業知識用書,除了拿來讀,也是拿來用的;作為往後工作中仍可查找用途。但中文版,大概預設讀者過目不忘,每個人都會像讀小說或課本一樣,用線性的順序重頭唸到尾。但我所認識的朋友中,只有很少很少人,有真正念完某些精裝的商業書。但他們會樂於買上一本放在公司裡面,封面的擺設自有其社會意義。這種社會展示作用,電子書是沒有的。
– 前幾年我去台北國際書展,看到簽名排隊最長的,往往都是言情小說作家,或是日本漫畫作家。漫畫粉絲們,即便它們都知道哪裡可以找到免費的內容,也會買下大量的漫畫書或小說,作為收藏之用。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CD與音樂的購買行為之上。這種購買,相當於一種認同行為,而購得的實體成為一種無形認同的代表物。
## 找出我們自己的閱讀,然後再往前走
目前國內研發的電子書,除了在介面上還有改善的空間之外,對閱讀的想像都太簡單,太依循國外既有的成功模式。生產的太多,創新的太少。開發的太多,提問的太少。在導入電子書或閱讀服務的時候,或許都太強調人與內容互動的崇高性,而忽略了「體驗」本身是緣自於社會中的日常生活中。以下有兩個例子,都是數位之後的內容遠不如紙本書的「使用功能」:
– 書籍的閱讀行為,有時候不只是一本書就夠了。透過雲端的多屏(Amazon Kindle & Cloud Reader)是一種依循傳統線性閱讀的模式。能在書(內容)之外獨立展開的筆記與講義也是很重要的。儘管,一些電子書載體,已經筆記與劃記的功能了,但仍遠遠不及傳統紙本時代的「多個頁面同時作業」的彈性。
– 書在日常社會脈絡中,除了個人閱讀之外,也扮演許多功能:炫耀用、收藏用、等等。這些功能都是在「社會」「人群之間」的關係相關的。離開社會脈絡,閱讀就只剩下文本與讀者的互動而已。一些小型的、各種型態的讀書會開始浮現,有著不同的目的與互動模式。在這些讀書會中,由讀者自發舉行的讀書會,常常「書」也作為一種「說話石」:用來催化團體互動的素材。
我們應該重新,實地透徹的了解一下閱讀在我們社會裡面的樣貌與意義,構想出屬於這個社會的閱讀願景,然後才能說到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