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orland, B., & Albrechtsen, H. (1995). Toward a new horizon in information science: Domain-analysis

摘要

本文綱領性的規劃出「領域分析」此一資訊科學的研究取向。此取向(領域分析)認為資訊科學中最豐富的研究範圍,是研究以思想或論述社群作為知識領域(knowledge-domain)—即社會分工之一部份。本文亦為評論文獻研究,以提供了多元學科的描述,闡明理論性觀點。

本文首先介紹當代的資訊科學研究,以建立資訊科學應是一門社會學科而非純粹心智(mantal)學科的基本觀點。以及以往抱持此觀點的重要研究,並討論其研究取向的可能性與限制。第二部分描述最來在知識研究上的跨學科趨勢。對教育研究,心理學,語言學與科學哲學而言,正在建立學科領域的資訊科學是從90年代才出現的重要的新觀點。這個對知識的新觀點著重於知識的社會的、生態學的、與內容導向的本質。這與主導80年代的正式化、電腦式的取向正好相反。第三部份比較領域分析與其他主要資訊科學取向,如認知取向。最後的部分概述需要探究的重要問題,如不同的知識領域如何影響資料庫中不同主題檢索點的資訊價值。

建立研究典範

知識組織,結構,合作形樣(cooperation pattern),語言與傳播形式,資訊系統,與相關性水準反映了其社群與其社會角色中工作的目的。個人的心理特質,知識,資訊需求,與主觀相關性水準應該從這種觀點來了解。因此領域分析典範(domain-analytic paradigm)是:

  1. 是一種社會性的典範,設想資訊科學是一種社會科學,發揚資訊科學的社會心理學,社會語言學,知識社會學,與科學社會學觀點。
  2. 是一種功能主義取向,嘗試理解資訊與傳播的外顯與內隱功能,並透過其洞見勾勒資訊行為底下的機制。
  3. 是哲學實在論取向(philosophical-realistic approach),試圖為資訊科學—與行為主義或認知典範相對立的—發現使用者個人主義主觀觀點以外的基本成分。

相關研究與本文目的

  • Saracevic’s (1975)學科視角(subject view)與學科文獻視角(subject literature view)
  • Taylor’s (1991) 資訊使用環境(information use environment)
  • Mann’s (1993, pp. 9-14) 專門學科模式(the specific subject or discipline)

領域分析既非試圖透過以上研究形成一個理論性的研究取向,也非比較與檢驗文獻中觀點的不同。將這些隱隱若現的主張更加明確的具體表現,說明其理論性的推論,以形成一個廣泛的研究議題,是本文試圖完成的目的。

文章結構

  1. 引言。我摘要的翻譯了這個部分的內容。另,王知津(1997)文中的「1. 情报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基本上也是此文的翻譯,可以對照參考。
  2. 資訊科學中進行領域分析研究的促進者與先驅。呂斌與李國秋(1997)的「2. 领域分析的先驱者及其研究现状」大致上是本段落摘錄的翻譯。
  3. 知識研究的跨學科研究趨勢。呂斌與李國秋(1997)的「3. 领域分析的跨学科理论基础」是本段落的摘譯。
  4. 領域分析與其他資訊科學理論之比較。呂斌與李國秋(1997)的「4. 领域分析与情报科学其它理论的比较」是本段前半的摘譯。
  5. 領域分析性問題的綜合研究計劃範例與內容。王知津(1997)的「2. 情报检索的一般与特定领域」起至「4 领域分析的社会学观点」不完整的翻譯這一段。

大陸這兩篇的文獻的翻譯,既沒有說明論點出處(幾乎是整個段落的論述架構都是直接翻譯引用本篇文章,但是卻沒有提及這種翻譯的關係),引文出處也多缺誤。翻譯也多選擇性的迴避掉其他相關研究,而片段、不完整的翻譯了部分論點。王知津(1997)更完全沒有在引用文獻中列出本文。有趣的是,這兩篇同年發表的文章,不約而同的翻譯了同一篇文獻,還能剛好錯開彼此翻譯的段落。

References

  • Hjorland, B., & Albrechtsen, H. (1995). Toward a new horizon in information science: Domain-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6(6), 400-425.
  • 王知津. (1997). 領域分析及其對情報檢索的啟示. 情報理論與實踐 (南京大學), 20, pp.151-154,157.
  • 呂斌, & 李國秋. (1997). 情報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分析. 情報理論與實踐 (北京大學), 1997(2),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