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 The Web Design Survey, 2007

ALA Web Design Survey, 2007在四月24日 A List Apart (ALA)(註) ,這個網頁設計者的必讀網站,進行了網頁設計調查研究。這個問卷對象主要是製作網站的人。我離開職場回到學校唸書已經3年了,也許現在網站設計環境已經跟當年有些改變。但是如果就我以前的認識,從職稱,能力與教育背景的問項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那些算是「製作網站的人」呢?在這份問卷中的第四個問項中,詢問填答者的職稱,項目包括了:

  1. 設計師(Designer)
  2. 開發師(Developer)
  3. 介面設計師(Interface Designer, UI Designer)
  4. 網頁設計師(Web Designer)
  5. 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
  6. 資訊架構師(Information Architect)
  7. 使用性/優使性專家/顧問(Usability Expert/Consultant/Lead)
  8. 可及性專家/顧問(Accessibility Expert/Consultant/Lead)
  9. 文案/編輯(Writer/editor)
  10. 創意總監/藝術總監(Creative Director, Art Director)
  11. 網頁(站)總監(Web Director)
  12. 網頁(站)製作人(Web Producer)
  13. 站長(Webmaster, Web Master)

那麼,這些琳琅滿目的職稱背後,需要哪些專業能力呢?第五題列出了以下選項:

  1. 圖像設計/視覺設計 (Graphic design)
  2. 頁面編排,介面設計 (Page layout, Interface Design)
  3. 資訊架構,頁面框架,網站組織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Wireframing, Sitemapping)
  4. 編寫HTML, XHTML (Markup HTML, XHTML)
  5. 編寫CSS (CSS coding)
  6. 使用性/優使性測試 (Usability testing/knowledge)
  7. 可及性測試 (Accessibility testing/knowledge)
  8. 前端程式開發 (Front-end programming, e.g. JavaScript)
  9. 後端程式開發 (Back-end development, e.g. PHP, Ruby on Rails, ASP)
  10. 圖像編輯處理 (Image editing/production)
  11. 文案/編輯 (Writing/Editing)

嘿嘿,對SOHO來說,常常你的客戶都要求你一個人一手包辦吧。我最近看104上面的網站設計類接案快報,開出來的工作項目還都是希望能找一個一人打天下的料呢。這就像棒球投手一樣,大聯盟球隊的投手要分為先發、中繼、救援、左打者專門投手等等,甲子園的投手通常就只能一人投到底。當一個老闆(業主)說,「hey,我們只要甲子園的程度就好,LP擔著好好幹吧」,這還算上道。至少他知道這中間的差距。如果老闆說「那找一個全才不是更好?」的時候,最好他有出得起松阪級薪水的準備,要不然只是徒增雙方痛苦而已。

這麼多專業能力,哪些科系有提供這樣的學科訓練啊?這份問卷的第十題提供了一些線索:

「你大學就讀科系與你網頁工作有關嗎?例如:視覺設計相關(Graphic Design),電腦資訊科學相關(Computer Science),或圖書館科學(Library Science)。

圖書館科學(Library Science)?沒搞錯。我也是現在開始念圖書館資訊研究所以後,才瞭解到這兩種工作上的相關性。圖書館科系的資訊組織課程有助於資訊架構與網站組織的能力,資訊行為研究根本就是使用性與可及性測試的基礎。而這些都是在設計與電腦科系較不擅長的。

雖然這份問卷並不是為了台灣網頁工作者所設計的。特別在第21, 22, 23 關於年度休假與福利的問項上,在51勞動節的今天看起來特別刺眼。不過填過這份問卷,反而可以知道許多事情。(問卷抽獎:研討會入場卷、30G video ipod、T-shirt的部份了)

I Took the 2007 ALA Web Design Survey

:ALA 也是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的縮寫。完全是巧合。

favicon

手癢,做了一個新favicon。之前那個很怪的小頭是2000年作的,房客們一定是敢怒不敢言。大家嚐嚐新。

favicon4.png (32 x 32) 這個看的比較清楚,不過不是網址列上會出現的

favicon4-2.png (16 x 16) 網址列上應該會換成這個。

我是用繪圖軟體作成bmp檔轉換的,如果你想要自己換個favicon的話……
Continue reading “favicon”

四月15日 CSS裸體日

網路暴民Jacky處看到:CSS Naked Day 2007
根據活動網站上的說明,舉辦這個裸體日的目的是為了推廣網頁設計的標準。的確,沒有比把視覺設計的部份脫光光這種作法,更能夠強調出把語意(Semantic)與視覺表徵(Visual Representation)區分出來的設計原則了。
今天才看到,是有點晚啦。不過還可以脫光個大半天吧。一脫下來就知道我整個網站的語意結構還要再加強才是。
拍照留念:
CSS_NakedDay_20070415.png

個人藏書管理服務介紹 anobii.com

之前介紹過網路上其他的藏書管理服務,後來看到aNobii.com ,覺得這網站真是抓對重點。藏書管理的基礎,不是社群,也不是書評推文,而是實實在在的書目資料庫與方便的建書目方法啊。看看網路上,大家都覺得網路 aNobii慢,但是用的人還是會用,只因為自己建書目更慢更花時間。然後,我花了900元在yahoo買了一個條碼掃描器,在海底光纜斷掉網路藕斷絲連的那幾天,把書一本一本搬出來幫我的書櫃建檔。XXC 之友可以來借書喔。不過,書真的是很容易很容易髒啊,花在清理書的時間恐怕比建書目的時間還多。

Continue reading “個人藏書管理服務介紹 anobii.com”

Social tagging and the next steps for indexing / Tennis(2006)

Citation – Tennis, J. (2006). Social tagging and the next steps for index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7th SIG/CR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Workshop.

摘要 – 此研究以架構分析(framework analysis)比較社會性標註(social tagging)與主題編目(subject cataloguing)的兩種資訊組織架構的不同,並由此探討索引編製的未來發展。此比較工作主要根據三個研究:

  1. Ron Day 對福特主義的批評 (2001)
  2. Tennis 對文件詮釋程序的研究 (2005)
  3. Jacob 的詞彙結構研究 (2000)

結論中,Tennis 根據 Day(2001)區分福特主義與後福特主義的研究觀點,認為主題編目的生產方式是較為落後的一種,而社會性標記較為符合當代技術環境。

全文摘譯見。原文見PDF

Continue reading “Social tagging and the next steps for indexing / Tennis(2006)”

Dokuwiki 標題語法修改

Dokuwiki 的標題語法與oddmuse、Mediawiki剛好相反,h1是======,而h5是==。為了轉移方便,只好想辦法修改標題的解析。

我之前在某個地方看過,改好了。今天為了另一個功能升級Dokuwiki,結果這個修改爛掉。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找到修改破解法。這次千萬要紀錄下來。

其實應該很簡單的,只要改掉相關解譯語法的功能就好了。但是因為headlines再dokuwiki中還有其他的功能,如用來自動產生頁面標題、產生TOC、判斷分段編輯等等之類,所以不只有一個地方要改。加上各次改版,這些功能都不是寫在相同地方,所以改起來更囉唆。

Continue reading “Dokuwiki 標題語法修改”

顧頡剛論筆記

從圖書館借回《顧頡剛讀書筆記》,前言部分談到顧頡剛如何看待自己的閱讀筆記:

「筆記者,或長或短,悉如其分,不多衍一字,有簡潔之美。其為文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記錄人言,其態度可以嚴肅,以可以詼諧,隨意揮灑,有如行雲流水,一任天機。此學術界之小品文也」,「為筆記既多,則論文充實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則著作不朽矣。」  — 《浪口村隨筆》,〈序〉

「余讀書最惡附會,又最惡胸無所見,作吠犬之聲。而古今書籍犯此非鮮,每怫然有所非議。茍自見於同輩,或將誚為狂。……吾今有宏願在:他日讀書通博,必舉一切附會一切影響皆揭破之,使無遁形,庶幾為學術書籍人心世道之豸。班固蚩傅毅曰,下筆不能自休。吾每每亦然,不能簡賅出之,斯則甚為慙也。其有讀書所得,或印證可求,雖在小品,亦登于斯。」 — 《寒假讀書記》,〈序〉

「到現在翻開看時,不由得不一陣陣地流汗,因為裡邊幾乎滿幅是空語,全沒有自己學問上的建設。但一冊一冊地翻下去時,空虛的漸漸變成實質了,散亂的也漸漸理出系統來了,又漸漸傾向專門的建設的方面了,這便使我把慚愧之情輕減了多少。因此使我知道,學問是必須一天一天地實作的,空虛和荒謬乃是避免不了的一個階級;為其肯在空虛和荒謬之後作繼續不斷的努力,方有充實的希望。又使我知道,我現在所成認為滿意的,只要我肯努力下去,過了十年再看還是一樣的休慚流汗。所以我對我的筆記簿始終看作千金的敝帚。」 — 《古史辨》,〈自序〉

用來勉勵在電腦與網路前,為自己書寫的人。

Endnote中,將英文書目格式全部換成中文書目格式(APA第五版)

這篇的留言中,八樓的LAWRENCE 問到:

我現在是用 apa英文版在作endnote
但我要如何全文切換成 apa中文版呢

我有試過在endnote選 apa中文版,再插入note
但它還是會自動切回英文版

其實我不太確定LAWRENCE問的是什麼,不過我找了位路人一起解讀了一下,我想這個問題好像是問:「如果已經做好論文的英文APA引文與參考書目了,如何轉換成中文APA的書目格式呢?」

作法如下:
Continue reading “Endnote中,將英文書目格式全部換成中文書目格式(APA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