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meta navigation"

這幾天的SIG-IA 的maillist 討論著這個話題,稍稍整理了一下。
功能性導覽(meta navigation)通常指「聯絡我們、線上協助、搜尋、購物車、網站地圖」之類的導覽項目。這些導覽項目通常安排在網頁的右上方。特別將功能性導覽 (meta navigation)從全區導覽(global navigation)處區分出來,是因為這些功能性瀏覽項目,往往並非網站的主要目的,而只是屬於功能性輔助的項目。有時這些功能性項目也會被稱為工具項目或是輔助性項目。
根據Young(2003)的看法,她將全區導覽(global navigation)進一步細分為三類:主要導覽(primary navigation), 工具性導覽(utility navigation)與頁尾導覽(footer navigation)。她並沒有提到 meta navigation 這個詞彙,不過在概念上相當於她分類中的工具性導覽與頁尾導覽。
儘管詞彙上的定義互相交雜,但是 Scheid (2005) 認為meta navigation這個詞彙,在語義上可以表達出「詮釋這個網站本身的連結項目」的意涵。(meta有詮釋,說明的意思。這時候中文很難把meta這種雙關性翻譯出來)
但是也有人認為,”meta”的字義來看,所謂meta navigation應該是所謂「導覽的導覽」,這麼來看,通常只有「網站地圖」(site map)可以稱得上是meta navigation。因此為了避免溝通上產生問題,運用上可能還是避免使用meta navigation這個詞彙。
Krug(2005)認為,將全區的頁面導覽連結(globe navigation)區分功能性(uitility)與內容分類(content categories)是有用的;而且功能性導覽也不一定要被安置在頁面的左上角區域,與內容分類導覽並列,或者使用較小的字體用來區別兩種不同的導覽等等。
中文翻譯上,我把meta navigation翻成「功能性導覽」是從它的功能性來翻譯的,雖然喪失了meta所擁有的「超越的、更高層的、詮釋性的」這樣一個隱喻象徵,但是也避免了產生「導覽的導覽」這樣的混淆。
References
* Dean, Stew (2005, Jun 2).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3 [ Msg 5].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Govella, Austin (2005, Jun 1).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2 [ Msg 13].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Krug, Steve (2005, Jun 5).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8 [ Msg 3].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Jursa, Jan (2005, Jun 2).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3 [ Msg 2].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Maurer, Donna (2005, Jun 1).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2 [ Msg 14].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Scheid, Eric (2005, Jun 3).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4 [ Msg 5].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Young, I. (2003). Site Navigation: Keeping It Under Control. adaptive path. Retrieved June 3, 2005, from http://www.adaptivepath.com/publications/essays/archives/000103.php

IA的挑戰folksonomy?

Rosenfeld, 著名的IA倡導者, 在2005三月的時候,回顧IA的現況,他認為是樂觀的,但是他也提到了一些IA面臨的挑戰:

For example, if we don’t take the lead in figuring out how to integrate emergent approaches like folksonomies with traditional, controlled IA approaches, those traditional approaches–and we, their purveyors–might find ourselves marginalized.

由於他的圖資背景,Rosenfeld向來認為控制詞彙的工作,是IA工作中相當專業的一環。這也被圖書資訊對於IA有著莫大的期望(有吧?)。我也覺得,所謂控制詞彙與folksonomy的概念整合,應該是圖資學術所關注的領域–而且是當前所面對的挑戰。
Bloug: Happy Times for IA?)

Rosenfeld. 企業資訊架構工作地圖. Enterprise IA Roadmap.

# Rosenfeld 於2005年歸納企業資訊架構的工作流程地圖, 他將資訊架構的工作主要分為四種不同的取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檢索、與專家模式。
# 使資訊架構師與其他設計者可以更容易發現任何一個部門的企業內容. 目標是透過對使用者有意義的部門內容倉儲以整合不同部門間的內容.
# Rosenfeld希望EIA roadmap可以用來幫助問題的釐清與解決,或是用來協助發現不被重視的部門資訊。而非被用來作為專案工作的計畫準則與指導方針
# 與我們現在常常用的教科書相比,我認為Rosenfeld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增加了「專家模式」這樣的概念;並且,他的專家模式是透過 K-logs( Knowledge-Logs: blogging to record one’s knowledge about one’s work) 與Wiki–這兩個新興(雖然沒有很新,但是跟那本書比較起來,算是新穎了)–的網路工具來實作的,而非透過以往所謂「專家系統」來進行。
Bloug: Updated Enterprise IA Roadmap)

McGallen & Bolden Announce 2005 Web Design Usability Awards

The Rugged Elegance Inspiration Network: McGallen & Bolden Announce 2005 Web Design Usability Awards
McGallen & Bolden Announce 2005 Web Design Usability Awards
McGallen & Bolden 從1990年開始頒發網頁設計獎,今年開始也開始頒發網站使用性獎項。這個獎項從五個方面評估使用性:
* 簡明 (Simplicity) – 任何人都能夠瀏覽網站
* 內容 (Content) – 內容豐富,並非只是連結
* 調和 (Coordinated) – 搭配良好的色彩
* 標準 (Standards) – 遵照標準
* 可讀 (Readable) – 網頁原始碼容易讓人閱讀
* 簡化 (Reductionist) – 沒有不需要、flash式的多媒體
2005年的獎項得主:
* Apple Computer – 蘋果電腦,大家都認識吧 – http://www.apple.com
* Bare Bones Software -BBEdit軟體的公司,很像blog的設計- http://www.barebones.com
* FileMaker -又是for apple的軟體公司- http://www.FileMaker.com
* GNU’s Not Unix -不要懷疑,少即是多- http://www.gnu.org
* MacInTouch news -這比前面一個更像blog- http://www.macintouch.com
* Netcraft (an Internet services company based in Bath, England) – http://news.netcraft.com
* O’Reilly & Associates -電腦書店- http://www.oreilly.com
* Raelity Bytes -單純又漂亮..耶跟我的網站有點像…- http://www.raelity.org
* Real Software (cross-platform software that works for Mac, Windows, Linux) – http://www.realbasic.com
* Society for the Physically Disabled (SPD) – http://www.spd.org.sg
* The Rugged Elegance Inspiration Network (Your Guide to Healthy, Adventuresome, Soulful Living!) – http://www.ruggedelegantliving.com
* Xamime (Xamime Content Control & Policy Enforcement by PLDaniels Software) – http://www.xamime.com

好用的 card sorting software

http://condor.depaul.edu/~jtoro/cardzort/

這個好,中文也沒問題,sorting也很直覺。
但是列印會有問題,標題也只能用10個字(中文,英文的話是20 letters)
但是並不是免費的軟體,有30天試用期。

Web as a media object or a formation?

從上一張對CD labeling的圖開始,與同學msn對談時想到。

書中的labeling都是指「網站」的形式,幾種labeling的分類與建構都是符合當時(1999-2002)網站建構的經驗法則。是很實務性的知識。

但是,現在(2005)我所面對的網站,例如這個43 Things好了,資訊是更加流動分散的,我在這邊書寫的文字,在save之後也會同時出現在我的blog裡面。我所分類的標題(tag),會在這個網站裡的許多地方,被許多人看見,或被加到許多人自己紀錄的資訊裡面。

我們以往認為,網站是由一個一個頁面的物件(object)所組成的。但是現在這樣的物件已經被進一步的打散,之後又重組。就如同現在所看到的頁面(不論是在43 Things或是在xxc@blog),有許多資訊都不是預先固定好的,許多相關的資訊會根據許多不同的規則或是機制,出現在不同的頁面中。網站的頁面成為一個一個不斷「重新構成」的舞台鏡框。

在這個系統之中,labeling 的重要性,可能在於它需要提供語義間關聯的表徵。這個label/tag/name 是一個資訊表徵,提供資訊與背後語義的連結。labeling的確是提供的溝通功能,是提供了這三個要素:資訊表徵、語義背景、使用者,之間的語義溝通。在網頁與網站伺服器進行溝通的例子中,click hyperlink 代表的是傳遞一個語義訊號與動作訊號(icon label, and onClick behavior);而除了onClick以外,網頁上還有很多不同的行為,如onFocus, onMouseOver, 等等,這些行為所觸發的系統回饋動作,或是所謂互動,與語義性是沒有直接關係,onClick behavior這類的動作訊號,應該屬於導覽系統層次的問題。

This is labeling, too ..



cds, originally uploaded by 1541.

在flickr找到另一個”labeling”的圖。
把資訊架構所提的labeling,從網站的情境拉出來,再往日常生活延伸,發現更多有趣的例子。也許會更接近基本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