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與研究(HCI)

在2007 十二月的時候,因為老師介紹的關係,我在師大社教系的資訊心理學課堂上,分享了四次,共八小時,關於資訊與人機介面設計方面的資訊與看法。

學期初的時候,我跟老師討論並規劃一些大概的內容,以及可以邀請的朋友,相關的電影媒體資訊等等。雖然我不是念工業設計,或是資訊傳播等科系;但是資訊行為研究與使用性研究本來就有很深的淵源;且在我也覺得Social Informatics研究與某些HCI研究有一定的關聯性;更不提資訊架構師與使用性專家兩者緊密的關係。所以,也許LIS的學生可以多接觸一點這方面知識與資訊。

第一次,主要講如何作研究。我想強調的是,良好的設計來自於正確的理解–不論是理解這個社會、市場或你的使用者。而正確且獨到理解,需要紮實且有新發現的研究。為此,真正成功的設計與產品,一定都投入了相當的研究功夫。

Continue reading “設計與研究(HCI)”

Taipei UI Gathering 2007 Q2

上週六下午,去參加台北的 UI Gathering 2007 Q2。我沒有想到會看到有這麼多人,跟這麼多公司。我太驚訝我的後知後覺跟資訊落後,所以一定要寫一下我所看到的:

  • 東道主:這次的Gathering好像是由Yahoo! Taiwan 方面的同好負責的。
  • 人數:總共約有60多人參與。
  • 議程:Benq、Yahoo! 與 Trend 趨勢科技的UI部門分別跟大家介紹他們工作的狀況與內容。有趣的是,這剛好也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產業類型:工業設計、網路服務、軟體設計。這三種產業的UI研究與開發工作,都有各自不同關注重點,分工,以及跟整個組織合作的模式。
  • 產業觀察:我也發現,來參與同好們的公司,幾乎都是業界內的佼佼者:ASUS、HTC、鴻海、啟碁、等等。行銷界的知世網路也來了好多人。故宮跟頑石這兩家數位內容provider也有人來。因為來的人蠻多的,沒法一一都記得清楚。雖然不知道邏輯上的因果關係:是因為重視UI所以成為佼佼者,或是因為成為佼佼者以後才重視UI;不過,這兩者看起來像是高度正相關的。
  • 人多的缺點:連帶的,因為參加的人太多了,我也只有跟少數幾個人聊到而已。
  • 有趣現象:幾乎每一家公司的人在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以「我們也在徵人…」來作為開場或收尾。
  • 有趣現象之黃雀在後:學學文創也有人來參加。他們想要在下半年度規劃這方面的課程。
  • Intern: 有幾家公司都有與學校合作Intern。因為我也只跟少數同好聊過,目前我所知道的,都以傳播與設計科系為主。我有想過,LIS 這方面對於Information architect, User behavior 這方面的研究專業也是有發揮的空間的。理想上是如此,但是不論對業界,對學界,這都是還沒有磨合過的關係。我想,能介紹幾位老師在課堂上,請到業界UI研究人員來分享工作經驗,先建立彼此的瞭解會比較好。當然,我「非常相信」LIS 有很多的知識是可以在這個領域上發揮的。但是彼此還需要有更多的瞭解。
  • Intern 後續亂想:我會想到哪些課程可以作這樣的安排:資訊行為研究、資訊系統評估、資訊架構、研究方法。

ALA, The Web Design Survey, 2007

ALA Web Design Survey, 2007在四月24日 A List Apart (ALA)(註) ,這個網頁設計者的必讀網站,進行了網頁設計調查研究。這個問卷對象主要是製作網站的人。我離開職場回到學校唸書已經3年了,也許現在網站設計環境已經跟當年有些改變。但是如果就我以前的認識,從職稱,能力與教育背景的問項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那些算是「製作網站的人」呢?在這份問卷中的第四個問項中,詢問填答者的職稱,項目包括了:

  1. 設計師(Designer)
  2. 開發師(Developer)
  3. 介面設計師(Interface Designer, UI Designer)
  4. 網頁設計師(Web Designer)
  5. 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
  6. 資訊架構師(Information Architect)
  7. 使用性/優使性專家/顧問(Usability Expert/Consultant/Lead)
  8. 可及性專家/顧問(Accessibility Expert/Consultant/Lead)
  9. 文案/編輯(Writer/editor)
  10. 創意總監/藝術總監(Creative Director, Art Director)
  11. 網頁(站)總監(Web Director)
  12. 網頁(站)製作人(Web Producer)
  13. 站長(Webmaster, Web Master)

那麼,這些琳琅滿目的職稱背後,需要哪些專業能力呢?第五題列出了以下選項:

  1. 圖像設計/視覺設計 (Graphic design)
  2. 頁面編排,介面設計 (Page layout, Interface Design)
  3. 資訊架構,頁面框架,網站組織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Wireframing, Sitemapping)
  4. 編寫HTML, XHTML (Markup HTML, XHTML)
  5. 編寫CSS (CSS coding)
  6. 使用性/優使性測試 (Usability testing/knowledge)
  7. 可及性測試 (Accessibility testing/knowledge)
  8. 前端程式開發 (Front-end programming, e.g. JavaScript)
  9. 後端程式開發 (Back-end development, e.g. PHP, Ruby on Rails, ASP)
  10. 圖像編輯處理 (Image editing/production)
  11. 文案/編輯 (Writing/Editing)

嘿嘿,對SOHO來說,常常你的客戶都要求你一個人一手包辦吧。我最近看104上面的網站設計類接案快報,開出來的工作項目還都是希望能找一個一人打天下的料呢。這就像棒球投手一樣,大聯盟球隊的投手要分為先發、中繼、救援、左打者專門投手等等,甲子園的投手通常就只能一人投到底。當一個老闆(業主)說,「hey,我們只要甲子園的程度就好,LP擔著好好幹吧」,這還算上道。至少他知道這中間的差距。如果老闆說「那找一個全才不是更好?」的時候,最好他有出得起松阪級薪水的準備,要不然只是徒增雙方痛苦而已。

這麼多專業能力,哪些科系有提供這樣的學科訓練啊?這份問卷的第十題提供了一些線索:

「你大學就讀科系與你網頁工作有關嗎?例如:視覺設計相關(Graphic Design),電腦資訊科學相關(Computer Science),或圖書館科學(Library Science)。

圖書館科學(Library Science)?沒搞錯。我也是現在開始念圖書館資訊研究所以後,才瞭解到這兩種工作上的相關性。圖書館科系的資訊組織課程有助於資訊架構與網站組織的能力,資訊行為研究根本就是使用性與可及性測試的基礎。而這些都是在設計與電腦科系較不擅長的。

雖然這份問卷並不是為了台灣網頁工作者所設計的。特別在第21, 22, 23 關於年度休假與福利的問項上,在51勞動節的今天看起來特別刺眼。不過填過這份問卷,反而可以知道許多事情。(問卷抽獎:研討會入場卷、30G video ipod、T-shirt的部份了)

I Took the 2007 ALA Web Design Survey

:ALA 也是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的縮寫。完全是巧合。

ASIST Bulletin – IA 專題 (August/September 2006)

本期的ASIST Bulletin刊出了IA專題。ASIST – 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可以說是這個圖書資訊學學門的主要學會之一,而每年IA最大的IA Summit,也正好是ASIST舉辦的。這期專號有八篇專文,扣掉第一篇由主編介紹性各篇內容,以下共有七篇專文。我個人認為,第二、五、七這三篇特別值得一看,因為他們都提出很強而有力的論點,某個方面也都挑戰且擴展了IA討論的領域,這些都是值得進一步加以論證或修正的。以下是各篇摘要:

Continue reading “ASIST Bulletin – IA 專題 (August/September 2006)”

click分析, Usability(links for 2006-08-05)

網站經營者,或者是”web master” 這個已經很少人提了的角色,都會需要使用一些網站統計或是流量分析工具,來了解網站上來來往往的觀眾的行為或是興趣。除了商業上使用的付費服務之外,Web master通常會用自建流量分析系統(如AWStats),或是使用免費的線上流量分析服務(如Site MeterGoogle Analytics)。這些服務通常可以描述出基本的點選次數、訪客人數、來訪網址,進階一點的可以分析最常被搜尋的關鍵字等等。我的被搜尋關鍵字第一名一直是「foobar」,但是其實根本沒有寫些什麼,我只是單純愛用者而已。這些流量分析對於行銷的策略規劃比較管用,對於網站設計而言,頂多只是透過統計了解使用者使用的瀏覽器比例,螢幕解析度大小等等。

Google Analytics 有提供一個Site Overlay的功能,可以透過統計,模擬出一個頁面中被點選的hyperlink次數與比例。

但是如果這與實際測量使用者的點選行為,畢竟還是不同的。因為如果一個頁面上有兩個連到相同url的超連結,Google  Analytics 會將這兩個超連結算在一起,而沒有辦法區分那一個連結是比較有效的。而另一種專門紀錄網頁click行為的系統或服務,應該能更正確的測量出使用者的行為。最近TechCrunch介紹了三種網頁點選分析服務,也許對想要進行網頁使用者行為的研究有所幫助:

Click Density 的分析圖範例。用顏色顯示滑鼠點選次數的多寡;可以發現無意義的亂點也不少。

clickdensity_2006.jpg

魏澤群(《使用者最大》一書的作者)的兩個網誌可以找到不少關於使用性測試(或,優使性測試)的說明。兩個網誌的原因好像是因為搬家的關係。Blog系統跳船的成本還是一直很高啊,搬舊的文章到另一個地方真的是一件苦差事。Usablility Net 是一個今天才看到的網站,資源豐富。

InfoGraphics MTV

在Sig-IA maillist 裡面看到這個有趣的資訊繪圖(InfoGraphics)MTV。多麼資訊性的一天。

原來英國人先吃早飯,再刷牙。上午九點上班,下午一點到一點半吃中飯,下午四點半下班。所以沒有所謂午休時間。下班以後就都是啤酒時間了。

IA 相關學術期刊與發表

許久沒有更新IA相關的資訊,Maillist與RSS裡面堆積的如山一樣多。今日有空消化一點。
在ASIST 的 IA-academic 網路論壇中,Mary MacDonald 詢問是否有資訊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al)相關主題的學術期刊發表管道?Karl Fast 認為目前沒有以資訊架構作為主題的專門學術期刊,但是他提供了一些學術期刊「有時候」會有相關研究發表:
* JASIS&T
* Journal of digital informatoin
*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另一位Mary M. LaMarca 認為 “Boxes and Arrows” 這份網路期刊也是個發表管道。不過這並非一份正式的學術發表刊物,主要內容會與實務工作與設計主題相關。但是還是有些有趣的資訊,也是相關社群中曝光率很高的刊物。
另外,每年ASIS&T舉辦的資訊架構高峰會(IA Summit)也是重要的發表管道,今年(2006)的高峰會也開始接受論文投稿了。早在2004年的高峰會,邱元平就用Blog留下IA Summit 2004 心得筆記。不知道今年是否還有哪位有心人士願意參加,並大方公開自己的心得的。邱先生在當年網路熱潮的時候以「一週網事」專欄聞名,後來在知世網路工作,算是在台灣少數認識到資訊架構的網路顧問公司。最近許久不見,不知近況如何。
我自己認為資訊架構研究是一種與實務工作導向的研究,在理論清晰之前,實際上已經有許多相關實務工作與產品陸續在進行。這也可以說明為何資訊架構的定義與理論還不清晰具體,但是相關的工作人才需要與相關研討會卻頗為興盛的原因。對我而言,資訊架構與其說是資訊科學,實際上卻有著濃厚的管理學性格。

Mai, J.-E. (2000). The subject indexing process: An investigation of problems 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主題索引編製程序:知識表徵問題的探究 – 簡介

這篇是由Mai在2000年的博士論文。這篇論文透過符號學的角度分析了主題索引編製的程序。在研究中,Mai 發現主題索引編製實際上是一種不斷的詮釋的過程;與傳統的索引編製的實踐或教學理論不同,就是結論中 Mai 不認為存在有一種絕對的、放諸四海皆準的知識表徵方法,因此所有的主題索引編製都是一種「詮釋」的工作,而這樣的詮釋則必然會受到索引者自身所處的情境所影響。

這樣的見解實際上有其哲學上的依據。不論是歐陸的現象學運動、詮釋學,或英美的語言分析哲學與記號學傳統,都從不同角度提出類似的批判。而 Mai 的研究反應了這種基礎上的本體論轉向,而其研究的結果對於實際上的索引編製工作指導與理論,提供了相當革命性的見解。

以下部分翻譯論文中的序言,與論文架構部分。序言部分的次標題為我自己所加:

Continue reading “Mai, J.-E. (2000). The subject indexing process: An investigation of problems 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Sauperl, A. (2002). Subject determination during the cataloging process

Introduction

編目的目的在於幫助人們發現圖書館目錄中的圖書資料資訊。主題編目是編目程序的一部份,著重於呈現文件的主題資訊,亦即,說明文獻的內容。
這種主題表徵(subject representation)是文獻取用的關鍵要素。不當的標題(subject heading)會導致檢索失靈、使用者不滿、與錯誤的處理資訊需求。

圖書館目錄中文獻的主題描述(subject description)是由編目者(cataloger)所編撰的。他們是連結文獻的作者與讀者的決定性機制,透過他們的資訊表徵工作達到資訊檢索的目的。
編目者根據標準與條件以完成文獻表徵及主題描述。
他們運用標題表(subject heading list)與分類計劃(classification schedule)達到編目的一致性,而他們也藉由選定標題與類目,透過圖書館目錄將作者與讀者的旨趣結合起來。

受到主題編目的悠久傳統所啟發,而主題決定(subject determination)的程序為何仍不確切為人所了解。本書是一個研究計劃論文,目的在解答編目者如何決定(determine)或辨識(identify)文件的主題(topic),以及如何選擇一個適切的主題描述。

Continue reading “Sauperl, A. (2002). Subject determination during the cataloging process”

SIGIA的一本食譜討論串

SIGIA-L Maillist的討論區中,一個題為”The art of reading” 的討論串(discussing thread)中,意外冒出來有關一本食譜的討論。(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39-45. 2005 Jun)
原本的討論是環繞再數位媒體與實體的閱讀行為,Ziya(Listera)提到他有一本印刷精美的 1280頁精裝食譜,但是當要作某到菜的時候,反而是先到Amazon.com上看看有沒有在他們的 “Search in this book” 裡面。發現沒有以後,Ziya只好摸摸鼻子,無奈且沮喪的回去翻那本大書。那時他發現原來他是多麼的依賴資訊技術。
Glenda(Webindexing),認為其實(書後)索引是很管用的,只是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食譜的(書後)索引一定是太過簡單了,所以都不想使用。
Ziya回應說,書裡面的索引是不錯啦,但是現在是2005年啦,誰還會花時間去書上查資料啊~~
Jan Jursa提到他用一個壞掉的15吋液晶螢幕放在廚房當食譜架(真是不錯的點子),不過對1280頁的食譜而言,實在是太重了一點。
(這倒是讓我想到,除了數位內容方便檢索以外,數位內容也比較方便轉換其他形式呈現,如印出,下載到可攜式行動設備,未來的電子紙等等。而紙本的在這方便的使用性顯得較低。拿到廁所或浴室看書除外,反正資訊設備遲早有一天一定會進攻廁所浴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