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停止搜尋轉愛訂閱(part 1)

(本文原刊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15 期)
一談到個人知識管理,我們常常會從各種搜尋或檢索技巧教導,以及各種檢索資訊來源的介紹開始。
檢索確實威力無窮。
曾經有一個時代,距今不遠,檢索是一門相當高深的學問。1980-1990年代雖然已經有電腦化的資料庫系統,圖書館買下昂貴的光碟資料庫,架設與國外資料庫的連線,邁向超越紙本、大量資訊的時代。但只有掌握特定工具與技能的專業圖書館員,才能擔負起檢索的工作。圖書館員必須熟悉各種資料庫系統的特色、檢索欄位以及指令。並且,檢索費用高昂,每一次檢索都要付三種費用:按時間算的連線費、每下一個關鍵字都要支付檢索處理費、檢索到了下載資料要付資訊呈現費。即使到現在,還是有許多學術資料庫系統的介面,繼承了當年資料庫檢索的精神。一般來說,都需要透過相當的訓練與學習,才可能上手。在這個時代,只要掌握檢索的技巧,等於掌握了取得要解決問題的資訊的能力。
電腦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檢索工具的能越來越進步。終於,我們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在網際網路上檢索我們所需的資訊。只要會簡單的關鍵字,網路的搜尋引擎幾乎可以找到大部分的我們日常生活需要的資訊。檢索再也不需要玄妙的檢索指令,人人都可以找出讀也讀不完的資訊。這讓我們以為,我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檢索來解決了。
但是,這可能錯了。
實際上,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總是用檢索的方法回答心中的疑問。例如:「今天晚上要約會吃哪家餐廳好呢?」「假日該租哪一部電影光碟來看比較好?」「明天的聚會我要怎麼搭配我衣服才好看?」
這些疑問,都不見得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即使有一個無所不能的搜尋引擎,我們也不會知道怎樣下合適的關鍵字。不過,通常事到臨頭,總是有人能夠給予我們適當的建議,解決我們的燃眉之急。這時,我們當然會認為這位好朋友是「有知識的」,而不僅僅是「富有資訊的」。以上的小故事給了我們一種洞見,就是「搜尋是一個十分有效的資訊管理策略,但並不見得是一個好的知識管理策略」。有許多狀況,搜尋不但無法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反而讓我們誤以為「問題似乎已經被解決了」的假象,而使得真正的問題被不盡然正確的資訊塘塞擱置,延遲了達到真正的理解的時機。
因此,本文在此,大膽的主張:如果要由「個人資訊管理」提升到「個人知識管理」,我們必須反向思考。也許,放棄以「凡事搜尋」的習慣,轉向「訂閱」,是發展個人知識管理的更重要的策略。

Continue reading “我如何停止搜尋轉愛訂閱(part 1)”

張大春談沒有著作權觀念的中國小說傳統

順著豬小草的如果張大春談CC?。我也被相同的點打中了,網路上看的不夠,我跑去書店找了原文來看。

說部的作者一樣不以為自己擁有或獨斷了作品的內容,也不以他人運用了自己的「創作」元素為杵,同時也不認為自己借用了前人或同行的文本作為材料就是什麼抄襲偷竊。在這裡我們姑且可以泛稱之為「民間」的敘事場域裡面,情節、人物、道具統統是可以相互流通而無礙的。

張大春認為中國敘事傳統中的「史傳、說部、筆記」,都不屬於西方現代性中,講求「個人創作權力」的那一路。這點與我今天去買書順手翻到,查爾斯.泰勒寫的「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正好也是提到這樣的觀點。即,認為「個人/個體」這個概念才是西方現代性所建構出來的,為了維持這個現代性所建構的概念,才需要想像出集體平等參與的文化形式:經濟、公共領域、自我管理。

我倒是認為張大春的想法樸素了點。在這個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著作權可能不是他想像中的那樣,只要他「在廣播上說書,不出版就表示不發表,就沒有著作權」那麼的單純。聽眾可以把他的說書錄製、流傳、放上網路,那這樣算發表不發表?還有沒有著作權?張大春可以說放棄,但人格權還是沒法拋棄得掉。而電台可能也不會坐視到處流傳的有聲檔案,好歹廣播電台可是付了錢請你來說書的。用 CC 授權還是比較實際一點。

主機大致搬家完成

結束我的學生無產階級生涯之後,終於可以用存下來的薪水,把歷經五年的電腦主機光榮退伍。新主機上個月購入,但時間一直空不出來,所以一直還沒完整的設定好,資料也不敢轉移。終於這個週末可以有一整天來搞定搬家事宜。

希望各位房客,只會覺得比較穩,而不會有其他的感覺。

圖資夏日聚會串連

圖書館界的Bloggers與讀者們,在7/26在台中迎向夏日聚會。相關討論在此。我也做了一個小貼紙,共襄盛舉:

lis-tw-2008-summer-meetup.jpg

參加或聲援,可在自己blog上以下貼紙:

<a href=”http://www.my3q.com/home2/184/evanming/87786.phtml” target=”_blank”><img alt=”lis-tw-2008-summer-meetup.jpg” src=”http://192.168.0.107/blog/wp-content/uploads/2016/10/lis-tw-2008-summer-meetup.jpg” border=”0″ height=”100″ width=”160″ /></a>

我一直不會寫關於「自我介紹」之類的文字,僅以回應秋聲 Blog: 圖資暑假網聚中的串連作為一點點自我介紹:

  1. 請談談/描述一下自己的部落格
  2. 你常讀、較喜愛或對自己較有影響力的部落格(或期刊…等資源)
  3. blogging書寫過程一瞥
  4. 其他想講的話

Continue reading “圖資夏日聚會串連”

由知識管理,到識知管理

儘管知識管理曾經紅極一時,卻也慢慢的冷卻下來。但是,隨著Web 2.0 概念的興起,以使用者參與為主的網路資訊活動,重新為知識管理帶來新的生命。而「個人知識管理」,這個較少為傳統的「組織知識管理」所探討到的領域,似乎因此受到更大的重視。畢竟,Web 2.0 是個以知識工作者為主角的舞台。

以下,將概略的介紹知識管理與個人知識管理,以及資訊技術變革所帶來的影響。

Continue reading “由知識管理,到識知管理”

Gladstone: From know-how to knowledge

去新店市立圖書館還書,順便逛逛,看有沒有一些相關書籍資源。我在學習類借了一些認知與學習的書籍,又在管理類找到這一本。

  • Gladstone, B.(2001)。經理人知識管理手冊(From know-how to knowledge: the essential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李聖賢譯)。台北:中國生產力。

有些書就是不怎麼出名,也不怎麼暢銷,編排也不起眼,厚度也不夠份量,定價陽春,不是大出版社,堆在不怎麼樣的角落。但是裡面的東西卻可能比暢銷或名著更有見地。我覺得這就是其中一本。

中譯雖然將這本書安為「手冊」,但是這本書的內容一點點都不是一步步教學的工具應用手冊,而更著重於觀點的釐清與開導。這些見解其實在一些暢銷的知識管理著作中是見不到的,或是完全相反地。但是我更認同Gladstone的看法。

  • Gladstone 認為應該知識管理的對象不是靜態的「知識」,而是動態的「知識活動」
  • Gladstone 認為只有資訊的累積並不能轉變成為有效利用資訊的能力。而有效利用或處理資訊的能力,才是知識管理之所以應該做的。
  • Gladstone 認為知識工作原本就存在日常工作實踐之中。

以下列舉一些序言處的段落。拿福爾摩斯與華生來比喻「有資訊」與「有知識」真是一絕:

[p.14] 在企業中,一般人習慣把擁有資訊與運用資訊的能力混為一談。只要稍事判斷,便不難發現這種看法的乖謬。閱讀柯南(Arthur Conan Doyle)著作的樂趣大半是來自於福爾摩斯與華生醫生的鮮活對比:前者善於分析,而後者遲鈍分心。….. 每一件福爾摩斯的探案中,總是不乏資訊的來源,只不過惟有福爾摩斯才具有運用資訊的聰明本領。如果企業像華生醫生般,無法將資訊策略與知識流程結合,資訊系統是無法得到任何改善的。

[p.15] 為資訊而資訊僵立即阻礙系統的運作。只有當系統支援並處進對知識工作者有用的資訊流,並且限制無用的資訊流時,資訊管理才有附加價值。因此知識管理主要式對產生知識的過程(processes)的一種管理,而非知識本身的管理。

[p.18] 許多知識管理的觀點是可笑的。例如:組織若是沒有正式地知識管理,將無法發展及應用知識。這種看法過於離譜,就好像每份工作都必需要有「經理人」的職位,才會有人去工作一般。當我還是一個資淺的經濟學者時,有一次參加新進人員的面試。我針對中央政府缺乏地方政府課稅政策的看法侃侃而談,但是後來我覺得自己很傻。因為其中一位老兄不以為然地說道:「沒有政策也是一種政策啊!」他說的沒錯,後來他得到那份工作。課稅政策如同知識管理。每個組織都在發展、蒐集、過濾、儲存、傳送、並且應用知識。無論被稱作是知識管理、資訊管理,還是踢踏舞也好,它們都左右著知識的流程。

a fieldnote about prototyping

延續與 acer, asker 對prototype的討論。我現在的工作,IA(資訊架構師),需要配合不同的PM、不同的企劃人員、不同的視覺設計人員、不同的程式設計人員、以及不同產業的業主。而且都是同時平行進行的!! A wonderful job!!

一些專案偏重視覺表現,一些則偏重資訊系統功能;有些專案允許有探索與訪談的時間,有些專案要「馬上看到」;
有的合作夥伴願意傾聽,有的則是本位主義;有的天馬行空,有的保守務實。

我的一個發現是,每個人對於「wireframe」、「prototype」、「moch-upmock-up」的定義與用法都不太一樣。該要去整合這些不同的看法,提出一種標準的定義嗎?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或這樣作對不對。我現在的態度是,先摸索每個人的認識基礎,與認知需求。然後試著丟出一些專案內大家都「可能」接受的溝通方式(但是也還是常常會有溝通不良)。我認為,原意上 prototype
應該是以「驗證(evaluation)」為主,但是實際上真的不常常有餘裕去作「開發測試」,而是在開發以及設計過程中,prototype
成為將設計概念呈現出來,以作為溝通以及輔助設計決定的工具。

目前我粗淺的觀察是:

  • PM 需要掌握工作分配、進度、報價。基本上,所有的溝通與文件PM都應該要知道裡面在講些什麼東西。
  • 企劃需要將他的想法表達出來。
  • 視覺設計需要知道他設計工作的資訊材料與規格、也許也要知道頁面編排的要求,需要產出能跟客戶溝通或確認的文件。
  • 程式設計需要知道功能需求以及邏輯動線,所有會使用到以即將會產生的資訊數量、更新頻率以及規格。
  • 業主會執行他們所擁有的「否決權」,假設你的努力並沒有打動或說服他的時候。

不同的專案生態

  • 有些專案生態中,只會有「一個語彙」用來作設計上的規格確認、測試與溝通。因此,這種專案中,不管叫做 「wireframe/prototype/mock-up」什麼的,反正都是同義詞。
  • 有的專案生態會分兩階段,一份是由由企劃或PM,為了作為專案規格文件之用,另一份是視覺設計為了與客戶確認視覺表現風格的。這會區分為兩個詞彙,可能會是「wireframe/prototype」、「prototype/mock-up」、「storyboard/A-copy」等等。這些詞彙受到專案參與人員各自固有文化領域的影響,會試著沿用或挪用以往的某種概念。
  • 應該也會有三階段的專案生態?不過我目前還沒碰到。

而我現在在不同的專案、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對象,分別都使用了:紙與筆,白板,Axura RP, PowerPoint, Visio, Excel, HTML 等等不同的工具。這個工具嘗試的清單我想還會持續下去,我一直想試試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情境下溝通,有什麼好處跟壞處。而我現在可能正好有這個機會可以讓我進行這項行動研究

其實我處理的個案經歷也有限,所以也還沒有什麼確定的心得可以分享的。只不過,看來台灣的網頁開發專案可能跟這塊土地一樣:都是「荒溪型」的居多:要嘛枯乾的要死,要嘛暴漲個幾天。恐怕是沒有什麼機會像國外那樣,有個「整個夏天的原型開發」這類奢華享受。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秋聲 Blog: 混雜資訊的組織 提到的這本書,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The Power of the New Digital Disorder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The Power of the New Digital Disorder

已經出中文版了:「亂是一種新商機:數位行為改寫的消費習慣」。

Image of 亂是一種新商機

雖然很想推薦所有圖書館相關專業工作者,如果沒法看到原文本,都應該去中文本找來看看。或是圖資學生應該拿來當成通論課的教材。但是,這本中文譯本真是一場災難:

  • 首先,書名就糟蹋掉了。明明是一本討論知識、分類、與數位時代的新秩序法則的新穎著作,被操作成一本過時的廉價商業教戰手冊。ilya翻的《一切都是混雜》都比這個書名層次境界高多了。難道這樣操作會賣得比較好嗎?
  • 第二個令人吐血的是版面設計:文字排列得缺乏質感又塞入了一些沒有用的設計細節,頁碼安置在奇怪的地方,難以閱讀的註釋排版。設計者可能受到那糟糕的中文書名所感昭嗎?
  • 第三,這本書中有許多圖書館學或各種學科的專業術語,但是譯者有許多顯然只是「照字面直譯」翻錯了許多。例如: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應該翻成「資訊架構」卻翻成「資訊建築」,social construction 應該翻為「社會建構」卻翻為「社會結構」。這些都是已經有許多譯本的通用譯法了。

雖然整本書中文書洋溢著一種廉價的感覺,這是我少數讓我有一股衝動看完就想脫手的書,但是偏偏明明內容又值得反覆玩味,真是教人為難。以下是Weinberger 本人在Google所進行的演講:

回應秋聲之前的介紹,這本書確實與知識有關。但是我認為Wienberger 的知識觀,不像是「資料->資訊->知識」的這種加值實在論。而是更接近Bateson 在《心智與自然》(Mind and Nature)一書中的主張。簡單的說,Bateson 的知識論,認為人的心智是由於感知到「差異」,並且在無所不在的差異中,發現萬物相互連結的模式,因此而獲得認識的能力。

Image of 心智與自然

圖形思考法

其實這本書還不錯,很值得推薦。雖然它沒有漂亮的裝訂,也沒有彩色的插圖,但是內容充實,而且譯筆深具時代特色,很久沒有念到翻成這種風格的書了,大概只有以前的大山書店可以比擬吧~~


TQM的圖形思考法

XXC 說: 我今天在茉莉買了一本這本 的前身 其實內容一樣

XXC 說: 才25元~~

planetoid 說: 挖賽 看起來不錯 平常不會想買的那一種

XXC 說: 對

XXC 說: 看到封面就不想看

XXC 說: 但是 日本人還真厲害

XXC 說: 日文原書 是1985年出版的

XXC 說: 我手上這本是沒有版權時代的裝訂

XXC 說: 超古色古香的

planetoid 說: i c 那一段美好的年代

XXC 說: 硬皮 還加透明塑膠套

XXC 說: 而且翻譯很爆笑有力

planetoid 說: 哈

XXC 說:

「T室長,到底要怎麼做?」
年輕的Q員工中氣十足的問,他只是屬於CWQC推進室的一員,至於做什麼及如何掌握機先等問題,都得請教T室長。
……..
(接著英明的T室長指示,要採用新QC七大手法)
……..
「新QC七大手法嗎?就是將詞句當作言語資料數據,在以圖的形式表現的手法,依據圖的過程……(以下解說約兩百字,略)我們都用新QC七大手法了吧!」Q員工這麼說。

XXC 說: 好像在念廉價的成人小說

planetoid 說: 也滿像受不了催眠 直接願意採用QC手法

XXC 說: 不不….

XXC 說: 是室長要採用QC方法

XXC 說: 然後 Q員工恍然大悟

XXC 說: 然後背誦了兩百字的QC特色與定義

planetoid 說: 我錯了 沒有認真體會室長苦心

XXC 說: 有知道這麼清楚…..還要裝作受到英明的室長啟發 真是辛苦日本員工了

planetoid 說: 哈

10 Tools for Managing a Creative Environment

Bryan Mason (Adaptive Path), Sarah Nelson (Adaptive Path) 在 Web2.0 Expo 2008 – Design and User Experience上的演講 10 Tools for Managing a Creative Environment Presentation[PDF]。

摘要:由其他產業可以學習到很多如何管理創意專家的方法。劇場經理每天周旋於導演、設計師、與演員之間。編輯追殺作者於截稿日前。樂隊指揮調和一群各懷鬼胎的音樂家並達到理想的演出水準。這些領域都為我們示範了,如何建立並維護一個創新性的環境,並且能及時且在預算內完成偉大的工作。

Adaptive Path 的 Brvan Mason &amp; Sarah Nelson 為我們介紹了,在這些藝術工作者中,十種(實際上有11條)創意管理的技巧。

  1. Cross-train the entire team / 每個人都要什麼都做(舞台劇團)
  2. Rotate creative leadership / 輪流當創意頭子(舞台劇團)
  3. Actively turn the corner / 積極的轉換思考
  4. Know your roles / 知道自己的角色 (樂團)
  5. Practice as a team / 全隊練習 (樂團, 劇團)
  6. Make your mission explicit / 將使命具體化
  7. Kill your darlings softly / (??)
  8. Leadership is a service / 以服務的態度領導
  9. Generate projects around creative interests / 根據興趣產生未來的專案計畫 (樂團, 劇團)
  10. Remember your audience / 勿忘觀眾 (想收到錢的創作者必備, 孤高的藝術家適用於Forget your audience)
  11. Celebrate failure / 慶祝失敗 (失敗有時候表示觀眾水準不夠…..藝術家通常會這樣想)

在()括弧中,是我的註解。

有些技巧不是放諸四海皆準。如交響樂團就不可能”Cross-train the entire team”。”Actively turn the corner” 對所有創作者來說,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神奇時刻。”Leadership is a service”對某些成功的藝術藝術團體來說,是諷刺。

這些項目是啟發性的,是借鏡。沒有做到也不表示不好。但是可以用來作為一種另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