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Time Recorder

我自己最早有過「時間管理」的做法,是在2000年。那時每天忙到要死,累得要死,卻覺得怎麼好像沒做的事情越來越多。那個時候,我很努力的希望讓整個部門都能不加班工作。因此,首先就是自己千萬不能死撐在公司裡面,非要自己把東西定時做完,這樣整個部門才不會開始比賽加班。所以後來想到,拿起「notepad (記事本)」一一寫下當天工作項目跟開始時間。很煩,但是努力了幾天後,發現自己大部分時間竟然都是在處理email跟開會。那個時候在網路公司上班,一方面公司文化使然,一天起碼來個六七十封email。於是,然後我下定決心,再也不要一直盯著outlook立刻回信,把收信跟回信時間固定每天三四個時段,反正真的有緊急的事情,還有手機跟電話。

後來我覺效果很好。因此從此我覺得任何時間管理工具,不如一個計時器。

最近看到一個計時器軟體,用Ruby程式所開發的Work Time Recorder此處是開發計劃的網址,可找到程式下載。綠色軟體,GNU授權。因為覺得最近當學生久了,開始沒什麼時間概念。頭幾天一用才知道每天原來看書時間只有那麼一點點啊(3-4小時),真是震撼,我以為我花了很多時間了說。客觀現實真是殘酷。

worktimerecorder.gif

每天還是乖乖用功好。

後記:

最近用一用,好像有時候會開不了?想要找最新版本,後來才發現沒有放下載點。下載請到此
最新(2006-06-21)的2.0.1版,修正了之前1.03版「跨日工作導致報表錯亂」的問題,並增加了多種格式(csv, xml, html)的紀錄資料匯出功能。

建立自己的線上資料庫 lazybase (links for 2006-07-04)

婆力無邊處看到Lazybase,一種可在網路線上編輯的資料庫。預設類型有餐廳、書籍、電影、名單四種。有明確的目的,應該很好使用。因為,比較起另一個類似的服務:偉大的Google Base,這個lazybase真的是單純多了。

建立資料庫以後,系統會提供兩個網址,一個是可以編輯的,另一個是唯讀的。其權限控管就只有如此了。比較起來不像Google Base那麼嚴謹,所以一方面lazybase應該不適合處理重要資料,另一方面操作管理上也簡單多了。

建立資料的方法有三:(1)在該網站上逐筆建立;(2)貼上Excel的檔案的資料,可以一次鍵入多筆;(3)可以產生網路表單(from),讓其他人從其他網頁填入資料。

建立好資料以後,除了可以在lazybase中檢視、檢索、瀏覽。也可以:(1)將資料匯出成CSV檔,(2)提供RSS,(3)提供javascript,可以嵌入自己網站的網頁上。

雖然看起來是個簡單、容易上手的服務,但是資料建立與資料呈現都提供了多元的應用方式,考慮十分周到。

學術網路書籤工具—CiteULike介紹

xxc's extispiciousdel.icio.us 這類的線上共用書籤服務,或者稱為社會性書籤(social bookmarking),主要的概念在於集合眾人的力量,匯集成以關鍵字詞作為分類主題的網路資源資料庫。相關的討論與說明,已經多到不勝枚舉,故不再贅述。本文將更進一步介紹,如何將這類的概念應用在學術資訊的組織與分享上。
Continue reading “學術網路書籤工具—CiteULike介紹”

Folksonomy, Annotation, etc.. (links for 2005-11-19)

xxc's extispicious

Folksonomy – 我想,還是把Folksonomy翻譯成「民眾分類學」好了。folk- 有民間、民俗、通俗的意思; -sonomy是 由taxonomy 一字演變過來的,而taxonomy是從希臘文 taxis (arrangement/排列) 加上nomie (-nomy/方法,有系統的法則或是一種專門學科知識)。-nomy表示在認識上與方法上都其具體的主張(而不是-logy或是-ics這兩個學科的字尾),最近幾週來一直看到許多新的理論探討與應用。Folksonomy比較認為對於知識理解的分類排列,是社會性的,與社群有關的,因此從專門的社群來發展分類也許是一種可行的嘗試,The Art Museum Community Cataloging Project 似乎就是一種這樣的計劃;這種以Folksonomy為基礎的資訊組織工作,與以往專業主題網路目錄(Information Gateway)的不同,應該是值得圖書資訊學界注意的。同樣的,所有的資訊或知識組織都會提到,組織的目的是為了檢索,而目前興起的 Folksonomy/Tagging 到底對使用者檢索資訊有沒有幫助?Where Tagging Works: Searching for a Good Game (Search Engine Watch) 一文中以 Millions of games 這個遊戲主題目錄/資料庫/入口網站為案例略為觸碰了這樣的問題。Social networking software and e-portfolios foster digital learning networks 一文則是以Folksonomy的社會網路特性,討論數位學習網路概念。

Folksonomy by Annotation
除了Tagging以外,使用者也可能透過其他的方式表達他對某資源的認識或是知識;而 Annotation(註記) 就是另一種。我們當然可以透過某些應用,將我們自己所擁有的影音資料加以註記、分類;不過,也許可以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而BBC Annotatable Audio project 就是這樣一個計劃,將資訊開放給公眾利用,也讓公眾有權力對這些資訊詮釋 在BBC內部的以類似Wikipedia的方式,共同分類註解有聲資源 (Public could help BBC to index archive)。Phonetags 也是另一個可以作音訊註記的應用。除了音訊之外,Clipmarks 將普遍的網路內容也納入,透過使用者對自己有興趣的網路內容的「剪貼簿」,也許可以建立出更豐富的理解網路。

Aggregator
對Tagging的應用,也跨到網路資訊整合服務上了。SuprGlu 可以整合數個知名的具有Folksonomy結構的社會網路應用服務,如del.icio.us、Flickr、43 Things 等等,透過RSS 將這些內容整合到同一個頁面上。說實在的,用起來簡單,我也還蠻喜歡他幫我跑出來的頁面 的,因為我本來就希望我的網誌是能整合各種不同來源的網路資訊的。

Social Network
回到社會性的面向,最近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社會性網路服務應用;如雨後春筍,令人目不暇給,當然連深入玩一玩的時間也沒有。看來這些社會性網路服務在國外的紅海指數也逐漸提高;只不過國內似乎沒有看到什麼樣的類似應用。

Screencasting (links for 2005-08-23)

Screencasting, wiki 處對這個詞彙的解說
「一種電腦螢幕的影像紀錄,通常影像檔中也有螢幕動作的描述說明聲音紀錄。」
早在1993年,Lotus ScreenCam 就有這類的功能。以前公司同事去 Oracle 受訓,也都是使用這類的軟體學習系統工作;這種學習媒體與學習模式,在軟體操作學習上面的確很有效果。不過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 Screencasting 這個詞彙。

後來,到了2004年,blog、podcasting相繼興起,Jon Udell 便開始稱這類影音結合的網路出版行為作 Screencasting。

基本上我認為 Screencasting 是一種「行為」,而不是某種軟體或技術。因為:

screen – cast – ing

(1) 他是個動名詞。這個名詞包含了「從螢幕錄製」、「出版」、「行為動作」三個語義要素。 (2) Screencasting 並非有新工具或標準才產生的,其錄製工具、格式、傳播管道都是既有的。因此它不代表任何一種特定的網路工具類型或是技術。

不過利用 screencasting 與 blog 結合,為blog圈的閱讀帶來絕妙的多媒體體驗。工具就是工具,媒體就是媒體,除了軟體與數位教學之外,也許 screencasting 能為網路多媒體出版帶來更多樣的運用與面貌。

最早的Hipster PDA

有時候覺得這些 GTD 迷像是「科技返祖狂」,執著於各種Lo-Fi 的資訊技術。不過,的確,「技術」並不代表一定非要有電子設備不可,這是 GTD 狂熱者們給我的啟發。
前一陣子,GTD 的聖地 43 Folders掀起了一陣Hipster PDA狂熱。嬉皮斯特 顱頂骨溢出物輔助器 (PDA =Parietal Disgorgement Aid,天殺的詭翻譯) 完完全全就是把一堆紙片夾在一起,不過他們還開發了不少最佳化的方案,與不同的設定方式,教導如何組織Hipster PDA ,也有許多人開發了各種Hipster PDA 的預設模板:
* Douglas Johnston 的 D*I*Y Planner Hipster PDA Edition
* John Norris 的 Hipster templates
Flickr 這裡有一堆Hipster PDA的照片。
Jefferson's Ivory Hipster PDA
不過最有趣的是這個,43 Folder 介紹了這個 古董級 Hipster,是由美國開國元勳即總統傑佛遜的隨身象牙記事版。當然,他們也不忘介紹哪裡還可以買的到類似的東西,讓這些返祖狂享受一下快感。

DNAK + Google Desktop Search = 家戶式數位典藏系統? (links for 2005-08-09)

今天檸檬介紹了這個DNKA工具,可以在主機上的Google Desktop Search也能讓網路上其他電腦也可以搜尋得到資料。
我開玩笑說,要做「家戶式數位典藏」系統就是這樣了。

不過,因為不是所有檔案的內文,GDS都能分析,像是影像掃描的PDF文件。所以檔名的命名就很重要了
這讓我想起,之前發現P2P的網路上,許多檔案都出現了某些命名的規則。這些規則大致上都是把某些檢索可能有意義的詞彙,放在檔名上,以利於檢索。如此處介紹的eMule命名規則:

[國家][供檔者][類別][日期]檔名
例如:
[Taiwan][xrush][mp3][2004-04-03]陳明章_下午的一齣戲.rar

以後,當網友輸入上面任何一個關鍵字搜尋時,即可從檔名看出:
這是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專輯,由台灣網友xrush於2004-04-03這一天所提供,
檔案格式為RAR壓縮檔。

這像是以檔案命名的方式,記載數位檔案主題的詮釋資料。能在P2P網路上蔚為風潮,看來這樣的方法具有相當的表面效度啊…

還有Philipz學習日誌: 用Google Desktop Search建立公司文件搜尋也介紹了許多其他同樣功能的工具。不過最後(在迴響裡)還是建議用DNKA。Download網路學習誌2005/8月號NO.61有個主題介紹Google Desktop Search,似乎也介紹了DNKA,有機會可以找來看一下。

xFolk, Chandler (links for 2005-08-04 )

How do I bookmark my links?

最近出現在我的Blog上的都是我在del.icio.us所作的link report啊…., 雖然有點無聊,而且我中間也考慮了,也真的停掉了一次。不過,我後來想想,這種流水帳本來也是log的本質之一吧。也沒有人規定blog一定要文采翩翩的。
不過我並不是所有的social bookmark都是用del.icio.us的服務。我還用了另外幾種。
del.icio.us 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 social bookmark,自從它的bookmarklet改版之後,我發現它能自動建議我 tag 的語意準確度越來越高了。我想如果他收錄的資料越來越多,它能由網路計量之類技術所推論出來的網路資源語義相關性為越來越好。del.icio.us的使用行為,我本來並沒有特別想過,但是後來因為有些網路文章資源,常常因為變動而消失,因此我目前我拿只它來記錄網站資源的網路位置。
Furl的特點是他可以把網頁內容保存起來,而del.icio.us只有紀錄網路資源位置而已。所以我把內容、文章之類的用Furl紀錄,萬一某天對方網站關了還是搬家了,我還可以留有一份保存下來的內容可以看;而且Furl也很貼心的提供了APA, MLA, Chicago 等citation 格式,與 BibTeX, RIS/EndNote 的書目資料匯出,對我使用網路資源作文獻管理幫助比較大。
另外還有兩個學術資源管理的social bookmark服務,是我有在使用的。一個是D-Lib介紹過的Connotea,另一個是CiteULike。這兩個學術性的social bookmark都提供了書目管理資料(RIS)的匯出匯入功能,可以跟研究者的EndNotes等書目管理軟體配合使用,不同的地方是,Connotea設定是以網路上可大家都可取得的網路資源為主,而CiteULike是以網路上的電子期刊資源為主,所以各自都提供了一些工具來協助使用者。我使用者兩種social bookmark來管理學術性的網路資源。不過其實也不太好區分,有的時候只好兩個都用,有的時候只用一個,那個用的多就看運氣了。
我有個希望是,這些網路服務都會像del.icio.us, Flickr, 43 Thing一樣,提供XML-RPC的功能,讓內容可以彙整到blog裡面來。我可是一直認為XML-RPC是 Blog的三大神器之一啊。
另一個希望是,這些不同的network social bookmark可以有所整合的,像是Harold Davis 在他的Blog文章「Towards a Universal Tagging Standards」也希望有個標準,中也提到了xFolk這樣的標準。
xFolk, 根據 The Community Engine Blog: xFolk: An xhtml microformat for folksonomy的說法是:「xFolk is an open xhtml microformat that allows users to publish their own folksonomy classifications for aggregation by the services they choose. As such, it starts to give back users control of their own data. A side benefit of xFolk is that users may designate explicit semantics for their folksonomy tags, providing a link to the more formal practices of information architects.」也就是說,一方面希望透過標準將資料實際的控制權轉向使用者自己,另一方面確保不同social bookmark服務中的語義一致性。像我現在就覺得我所有的這四種social bookmark的tagging不一致很傷腦筋。
也許將來可以透過標準,將不同的social bookmark資料整合?看來還蠻有趣的,繼續觀察。不過我不像Harold Davis那樣希望把不同類的tag整合起來;他希望的是像是del.icio.us, 43 Things, Flickr等等都可以整合起來用;而我自己使用的情況,這些不同的服務不同,我下關鍵字tag的語用情境也不同,不像同樣是bookmark的時候,語義上的一致性那麼強。

跟宗曄介紹國家圖書館新的博碩士論文系統(兼podcast test)

一日,跟跟宗曄介紹國家圖書館新改版的博碩士論文系統。因為多了分析功能,檢索時可以下較為普遍模糊的詞,再按照學科分類與時間兩個面向看檢索的結果,十分方便。
另,原來我們念圖書資訊學的,是分到「大眾傳播學類」下面啊…..
Download podcast
註:本篇是第一篇podcast測試,又經過兩個小時奮鬥以後,才把podcast模板與FeedBurner調整好。 XXC@Blog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