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Note APA 6 中文版樣式檔

EndNote 是最常見的學術書目管理軟體。許多學校也都有購買校園授權。我所念的科系現在主要使用APA 美國心理學會的學術出版格式,可是中文與英文的呈現卻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例如,中文要使用全形的標點符號,英文要用半形;一些說明性的文字,如「某某編」,英文要用「XX (ed.)」,等等許多相異之處。所以我略修改了一下英文APA格式,讓EndNote可以產生中文的APA格式。
之前因為寫碩論做了APA第五版的中文樣式檔。但是畢業後,因為回去職場就不管APA發展到哪裡了,也沒有很想更新第六版。現在看來又得面對研究論文,只好急忙修改出APA中文第六版的樣式檔來將就著用。各位請試用看看。礙於軟體限制,有很多中文樣式產生出來還是要回頭在編輯修改的,無法盡善盡美,請多見諒。

下載樣式檔

APA 6th 中文版 for EndNote

安裝方式

  1. 將此樣式檔放到程式集中的EndNote的Styles資料夾內。[EndNote X ~ X5]可能會是 C:/Program Files/EndNote/Styles/。
    [EndNote X6] 樣式檔路徑改為 My documents\EndNote\Styles
  2. 開啟 EndNote 程式
  3. 開啟 Style Manager 。在功能表的 Edit > Output Styles > Open Style Manager
  4. 勾選 “APA_6_TW”,然後關閉 Styles Manager
  5. 完成樣式的安裝

版本相容性

目前測試過,Windows XP EndNote 8, 9; Windows 7 X3 (MS Word 2007), X4, X5 (MS Word 2010) 皆運作正常。如有操作問題,歡迎回報。

版本紀錄

  • APA 6 0.21 (2013-02-15) APA 第六版中文樣式檔釋出
  • APA 6 0.22 (2015-07-10) 修改 Windows 8 / Word2013 下,文內引用(In-text citation)逗號消失問題。

Continue reading “EndNote APA 6 中文版樣式檔”

數位閱讀: 由「新的科技體驗」轉為「新的社會體驗」

(原文寫於 2012-10-22,是為了某處寫的想法與觀察。事隔多日看到筆記,重新公開作為備存。)

摘要

  • 許多對於數位閱讀的探討與想像,都只是「在數位載具上的閱讀行為」,而不是「在豐富數位環境下的閱讀行為」。
  • 當我們把問題從「數位科技載具」轉向「數位社會體驗」時,我們思考的就不只是書應該如何如何,而是「閱讀」應該如何如何。而且,在社會的脈絡中,「閱讀只是一個手段,而不是目的」。

Continue reading “數位閱讀: 由「新的科技體驗」轉為「新的社會體驗」”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出版備忘錄

被老師抓去幫師大數位內容學程講課。原本還想拿舊的講稿小改一番,但之前的內容實在太舊了,所以只好硬著頭皮大改,改著改著就變成這樣了……
很久以前(2004)就想用卡爾維諾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來象徵網路內容的未來風貌,我覺得那本幾乎是一本預言書。這次算是努力的把架構套上去了。就寫著有趣,也請各位看倌別太認真就是了。

客觀是否就是合理現實:學術計量的一種反思

1.
這是個有多元價值的時代。一方面,看到一位認真的大學教師,因為拒絕論文發表,而被學校認為不符合「組織標準」而予以辭退的這則新聞[1](以及其下各種意見與水準的討論,值得一看)。而另一方面,台灣評鑑機構認為透過計量才是一種符合「客觀合理事實」的高等教育評鑑方法。兩者各有自己意見的正當性,但一種反諷(irony)感油然而生。
2.
如果要避免工具律(Law of instrument)的尷尬,所有的專業工作者:包含學術與科學研究者,都應該隨時反思原本的目的是什麼?而一點點歷史回溯書目計量學方法與工具發展的基礎,會幫助我們更了解這種專業方法創始的原初目的[2]。
知識社會學的先驅 Robert K. Merton,他的目的在探究科學知識增長的原因。Merton 認為研究者們的書目引用行為,構成為學術獎勵系統的基本元素:書目被引用的越多,代表為學術社群提供更多原創結果,而學術社群也給於他更高的社會(或象徵)地位[3]。而這個理論性觀點,也成為大部分科學論文引文研究的前提基礎。但這種單向獎勵系統是有缺陷的,因為不可避免的會導向大者恆大的馬太效應現象[4]。確實我們可以發現許多這類現象,但學術圈並沒有真的變成一個越來越窄的圈圈。Diana Crane 的研究結合了 科學計量學之父 Price 的研究,以及 Thomas Kuhn 的典範轉移概念,一方面說明學術出版如何由剩轉衰的過程,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無形學院」:非正式的學術傳播網絡,在學術創新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3.
這意思是說,如果我們重視影響學術創新的因素,想要找出下一波學術研究前沿,應該不能只是重視形式化的學術傳播管道:而更需要重視非正式的學術傳播行為。形式學術出版的具體數據,往往只是整個學術現象的落後指標:只能凸顯學術領域的正在蓬勃成長或是正在衰退。換句話說,當這種論文計量方法與評鑑系統的結合,只能凸顯那個領域正熱門,也就不過是作為一種強化馬太效應的獎勵系統之一而已。
4.
當研究者面對的是一個複雜不過的現象,應該是如何採用適當的,多元的方法去接近、解析、突破一個難解的迷宮。對引用錯誤行為(自我引用、引用錯誤、引用不等值、二次引用)的探討[6],正是一種對於書目計量研究的工具反思。當了解引用行為決不單純時,會更明白不應該以引用數量為基礎的學術評鑑或政策資源分配工具。如 Rod Kling 對某些領域的公會模式(the guild model)傳播:某些學科中的「進行論文(working papers)」或「技術報告」傳播[5],結合網路網路技術改變了許多學術傳播風貌。
工具或方法本身確實是中性的,數字也確實是客觀的。但聰明的台灣人們似乎不免追求一種「考越高分越好」的單向價值思維。只要掌握了一個方向,不顧三七二十一的把數字做大。當各個學校的機構典藏完全不在乎研究者好不好用,只在乎能不能把數字灌到大學排行評鑑的系統裡面的時候,整個「客觀合理事實」就那麼的脫離了現實。如同一群學者繞著評鑑指標跳著鎚(論文發表)之舞:
 

工具律:若手上只有槌子,每個東西都像是釘子。
Law of instrument: “If the only tool you have is a hammer, to treat everything as if it were a nail.”
—  Abraham Harold Maslow (1966). 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p. 15

參考連結一覽:

[1] 嚴文廷(2010.10.01)。教學特優副教授 政大不續聘。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74539
[2] 2010-09-28,資訊計量學(Informetics)課堂導讀,De Bellis, N. (2009). Bibliometrics and citation analysis: from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to cybermetrics. Chapter 3。見文末投影片。
[3] Merton, R. K. (1957). Priorities in scientific discovery: a chapter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2(6), 635-659.
[4] Merton, R. (1968). The Matthew Effect in Science: The rewar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science are considered. Science, 159(3810), 56-63.
[5] Kling, R., Spector, L., & McKim, G. (2002). Locally controlled scholarly publishing via the Internet: The Guild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9(1), 228-238.
[6] 蔡明月教授於 2010-09-28,在師大圖資所的圖資所講座中介紹書目計量學研究。內容大致可參考以下書目:蔡明月(2001)。引用文獻分析與引用動機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38(4), 385-406。

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師大圖資所的暑期海外研習活動 (2010)

在台灣圖書館學科系的傳統中,通常都有安排「實習學分」,即必須在就學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時間在圖書館中實習。這樣的實習要求,一般是在大學教育階段完成的,而且通常是利用寒暑假時間進行。隨著時代演進,這種實習的形式也持續改變:如各校開始有志工團形式的圖書館服務隊(輔大圖書館服務隊);另一方面也結合海外志工活動,如臺灣師範大學圖資所的海外研習。

馬來西亞的獨立中學都是由華人私人募資舉辦,除了官方馬來語文,也同時有華語文教學的課程。關於獨中的狀況可透過前述維基的獨立中學條目作一個粗略的理解。而各獨校資源匱乏,也影響到學校圖書館在館藏與專業人力的短缺。臺灣師範大學圖資所於2006年一開始的時候(我還在那邊念碩班),就開始到馬來西亞的獨立中學的圖書館進行海外圖書館服務工作(各年度服務團的 Blog 2010, 2009, 2008, 2007),服務工作主要在於中文館藏整理,中文圖書館的自動化系統建制,以及非專業館員的教育訓練。不過,由於台師大圖資所一直很積極的想把學生往國外推,所以今年起也實驗性的組織了第一次的威斯康辛州立大學(UWM) 圖書館暑期實習與參訪

 UWM AGSL藏品數位化實習小組

在全球化中的角色

如果我們把國內相關圖書館學科系的「圖書館服務隊」工作,看作是一些老師與學生們–雖然我覺得老師佔得成份大一點,在傳授課堂知識的同時,也對於圖書館專業實踐台灣在地生活作為一種行動學習的嘗試的話。那麼師大的海外課程也算是一種國際化學習的嘗試。值得稱讚的是,師大的海外研習並不只是一面的往「主流」的歐美國家走,而是先往附近的東南亞華文學校圖書館走,也同時有歐美的參訪團隊。對於台師大圖資所的同學來說,一個暑假可以選擇、分享不同國家間的圖書館或資訊服務工作風景,除了作中學的收穫以外,更有可能可以開拓多元的國際化視野。

當同學們在國際化的認知中,除了「我們可以從人家身上學到什麼」,還能知道說「我們也可以幫助人家什麼」,這會是一個比較健全的國際視野。也才能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注意到自己已經有的成就。

 

志工的心態

最恐怖的志工心態,是抱著「我是來指導你的」。志工同學們應該理解,你是個外來的過客。一個不當的決策,對你而言只是兩週的倒楣,對在地人而言可能是兩三年擺脫不掉的災難。當在地人對你的善意建議多所質疑,你要抱的心態是「去體會理解為什麼」,而不是認為自己的溝通技巧不好。

我想,泰北建華獨中組是個很幸運且很成功的例子。由於有位在當地一年的學姐館長,因此在了解什麼該做、什麼能作的行政判斷上是相當準確的。我感覺到他們所作的是切中當地使用者需求的。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即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人類學家,也需要相當的時間才能理解在地的問題與規則。生為一個志工應該要先放下身段,觀察什麼是對在地人的生活真正有幫助的。套句廣告名言「先研究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而不是硬把我們知道的作法套在當地身上。

 

參考連結一覽:

Blog與社群@圖書館的原鄉路研討會

Web 2.0

對許多人而言,是一直要到「部落格」「Web 2.0」這些潮詞(buzzword)在大眾媒體上橫空出世,才發覺網路世界突然變了。這些變革絕非一夕之間形成,而是長久逐步發展,時時演變,絕無終點。我曾經歸納了四種當代的資訊技術變革的方向:

  • 更低的資訊編碼與流通成本:

    由於網際網路出版與流通技術的成熟,幾乎人人都能以極低的成本製作出眾人可以取用的資訊。
  • 更佳的交換與通透性:

    各種技術標準與規範的普及,使得資訊可以擺脫載體的侷限。如各種網路服務的混搭(Mashup)的應用。
  • 更低的搜尋成本:

    網際網路資訊檢索技術的進步,徹底改變了人們使用網路資訊的行為。按下一個搜尋鍵,就可以穿越各種目錄與首頁導覽的階層架構,直接取用到資料內容。
  • 個人可識別性:

    被編碼過的網際網路絕非匿名者的天堂,其實是任何一舉一動都會被紀錄與傳播。因此,個人不必要「埋身」於組織之下,才能換取足夠的傳播資本。

光看文字也許難以理解,如果想對這些變化有切身的了解,我會建議:先建立一個自己的部落格吧!並且維持下去。不要透過那些翻譯的文獻與外電報導。這時候才能真正的體認到這些技術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對於圖書館事業中的各位:也許你是館員、學生、學者、服務提供者、閱讀愛好者們,應該如何展開這一段,只屬於你自己的部落格之旅?以下是我的旅遊指南:

Continue reading “Blog與社群@圖書館的原鄉路研討會”

由記憶航向分類的大海

一般的「個人知識管理」談到資訊組織與分類時,不外乎教導或引介一些「有效的分類工具或技巧」。不過,我這篇文章將完全棄這些技巧於不顧。相反地,我情願談談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歸類本領。因為,正如我在這系列第一回的文章中所強調的,個人知識管理的目的並不在於「做好個人資訊管理」。是否能整理的很整齊,與一個人是否有知識能力,是兩件不相干的事情。「把資料分類得很好就是知識管理」可能是個人知識管理所創造出來最大的誤會與迷思。一位天天把資料分類的井然有序的人,很可能完全沒有讀通任何東西,也可能完全沒有批判性思考或創新的能力;而一位專精某領域的佼佼者或專家,很可能他的收藏只能讓旁人用「亂」來形容。

但是,這不表示我認為「分類與歸類」這件事情與知識管理無關。相反地,我認為這是個人知識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分類體系就是一個知識工作者的全部所有,他一切的投入與成就。只不過,在分類這件事情上,永遠沒有最好的分類,也沒有最好的方法。能夠有的,只有持續不斷的分類、發展、精練自己對所有事物的意義與脈絡。對個人知識工作者而言,重要的並不在於如何把資料分類的乾淨整齊,而是在於能夠持續不斷的更新、挑戰、豐富自己的分類系統而已。

classification of knowledge

 

Continue reading “由記憶航向分類的大海”

判斷資訊品質

自從網際網路時代開始以後,就有一則有名的網路漫畫,畫著一隻狗在敲著電腦鍵盤,笑著說「沒有人知道我是一隻狗」。這個虛擬現實的寓言,其實也揭露了一種隱含的資訊恐懼:其實我們拙於分辨網路資訊的品質以及可信度。

首先,資訊後面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參考錯誤的資訊,往往會導致錯誤的判斷與決策。其次,過多的資訊充斥,我們需要一種篩選的機制,讓我們只需要看到最精要的部份,就可以了解這許許多多資訊背後的意義。因此,我們期望能有一種方法、一種工具、或是一套標準、一種特殊的專家,來幫助我們分辨出好的資訊與壞的資訊。

但,在開始主題之前,我先說明一下,能力與工具的區別:

  • 能力:是一種無形的才能,根植於個人的素養之中。擁有能力,體重不會因此減少,身高也不會因此增加,腦袋背後也不會因此放光。但是能力可以幫助個人行動,更有效,或達到更好的結果。一個人擁有判斷資訊品質的能力,表示他已經掌握了某些訣竅,「能夠」持續正確的判斷資訊品質。
  • 工具:所有人類行動,在達成的過程中,都必需要利用到某些資源。而這些資源便是我們會利用的工具。這些資源可能是實體的,如榔頭、計算機等;也可能是概念上的,如一些作人做事的原則,可以被言傳的格言等等。許多各式各樣的「資訊品質標準」,也就是人在進行資訊品質判斷行動的時候,可以利用到的一些工具性資源。

當討論「個人知識管理」的時候,我希望能多提到一些對能力的討論。因為,擁有這種判斷的能力,才是我們追求的目的。而各式各樣的工具,是幫助我們到達彼岸的小船。我一定不免會提到一些相關的工具與資源。但是一旦我們能掌握那種能力,就不應該執著在任何一種小船的型態上。

Continue reading “判斷資訊品質”

成功的口碑行銷:早安圖書館

臺大圖書館為了新生訓練,拍攝了一隻「早安,圖書館的短片」。

儘管台大圖書館員細心整理出他們原先設定圖書館之歌意義,但是我認為其實他們得到的比原先認為的還要更多。這件事對圖書館員而言,決不簡單。

  1. 成功的選角工作:他們找到對的(盧廣仲)來作這首歌。不熟悉行銷傳播工作的他們,從完全沒有成本概念,到最後可以議價談判,這中間成長相當多。
  2. 運用網路媒體進行傳播:他們沒有只把影片放在自己的網站裡面,而是放在人來人往的Youtube上。
  3. 公開製作與決策過程,讓大家可以分享幕後花絮。

這也許一開始只是一個台大針對內部學生新生訓練用途的作品,但它貨真價實的成為一個成功的口碑行銷事件。
Continue reading “成功的口碑行銷:早安圖書館”

AIDA 的頁面編排原則

我有個從事銷售業務的朋友,從他身上我學到「話術」這個詞。話術,就我所理解的,是一套「說服圍觀的觀眾採取購買行動」的一套溝通策略。除了在路邊攤、夜 市、大賣場以外,現在電視購物頻道上也的推銷技巧,我也認為是一種「話術」。如果把原本話術定義中的「觀眾的購買行動」,擴大為「使用者的行動」的話, 「話術」也能說是一種,引導使用者的溝通技巧。

我原先完全沒有想到,網頁的版面編排(layout)也會應用上這種道理。我是看到 Smashing magazin 介紹了 Traffik 的首頁,並根據AIDA分析其版面編排的原則。也許,也可以這樣看,AIDA是一種廣告上使用的行銷技巧(話術)。這使得傳統靜態的版面編排設計,開始有了時間的概念,因為這四項是有次序的:

  1. A – Attention (Awareness): 吸引顧客的注意
  2. I – Interest: 引發顧客興趣:透過展示特點、優點、好處等等。
  3. D – Desire: 說服顧客,只要他購買這個產品,他的需求就會被滿足。
  4. A – Action: 引導顧客進行購買行動

Continue reading “AIDA 的頁面編排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