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停止搜尋轉愛訂閱: 如何數位的訂閱

延續 “前一篇” : http://www.xxc.idv.tw/blog/xxc/km/stop-searching-go-subscribing-1.html 。下半段的內容介紹哪些工具可以利用。包括:RSS、電子報、網路資訊訂閱服務、社會性的訂閱等等。
大部分都是基本常識,不過因為這是一份紙本的月刊,考慮到讀者可能不那麼熟悉網路,所以又多囉唆了一些。我自己比較喜歡的是小結的部份。

資訊檢索的資源與檢索技巧,的確是很重要;但是當我們焦點放在「個人知識管理」,而不是「個人資訊管理」的時候,應該著重的反而是如何能有效的「掌握」資訊,並轉換成知識的部份,而不是有效的取得資訊的部份。

Continue reading “我如何停止搜尋轉愛訂閱: 如何數位的訂閱”

我如何停止搜尋轉愛訂閱(part 1)

(本文原刊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15 期)
一談到個人知識管理,我們常常會從各種搜尋或檢索技巧教導,以及各種檢索資訊來源的介紹開始。
檢索確實威力無窮。
曾經有一個時代,距今不遠,檢索是一門相當高深的學問。1980-1990年代雖然已經有電腦化的資料庫系統,圖書館買下昂貴的光碟資料庫,架設與國外資料庫的連線,邁向超越紙本、大量資訊的時代。但只有掌握特定工具與技能的專業圖書館員,才能擔負起檢索的工作。圖書館員必須熟悉各種資料庫系統的特色、檢索欄位以及指令。並且,檢索費用高昂,每一次檢索都要付三種費用:按時間算的連線費、每下一個關鍵字都要支付檢索處理費、檢索到了下載資料要付資訊呈現費。即使到現在,還是有許多學術資料庫系統的介面,繼承了當年資料庫檢索的精神。一般來說,都需要透過相當的訓練與學習,才可能上手。在這個時代,只要掌握檢索的技巧,等於掌握了取得要解決問題的資訊的能力。
電腦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檢索工具的能越來越進步。終於,我們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在網際網路上檢索我們所需的資訊。只要會簡單的關鍵字,網路的搜尋引擎幾乎可以找到大部分的我們日常生活需要的資訊。檢索再也不需要玄妙的檢索指令,人人都可以找出讀也讀不完的資訊。這讓我們以為,我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檢索來解決了。
但是,這可能錯了。
實際上,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總是用檢索的方法回答心中的疑問。例如:「今天晚上要約會吃哪家餐廳好呢?」「假日該租哪一部電影光碟來看比較好?」「明天的聚會我要怎麼搭配我衣服才好看?」
這些疑問,都不見得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即使有一個無所不能的搜尋引擎,我們也不會知道怎樣下合適的關鍵字。不過,通常事到臨頭,總是有人能夠給予我們適當的建議,解決我們的燃眉之急。這時,我們當然會認為這位好朋友是「有知識的」,而不僅僅是「富有資訊的」。以上的小故事給了我們一種洞見,就是「搜尋是一個十分有效的資訊管理策略,但並不見得是一個好的知識管理策略」。有許多狀況,搜尋不但無法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反而讓我們誤以為「問題似乎已經被解決了」的假象,而使得真正的問題被不盡然正確的資訊塘塞擱置,延遲了達到真正的理解的時機。
因此,本文在此,大膽的主張:如果要由「個人資訊管理」提升到「個人知識管理」,我們必須反向思考。也許,放棄以「凡事搜尋」的習慣,轉向「訂閱」,是發展個人知識管理的更重要的策略。

Continue reading “我如何停止搜尋轉愛訂閱(part 1)”

張大春談沒有著作權觀念的中國小說傳統

順著豬小草的如果張大春談CC?。我也被相同的點打中了,網路上看的不夠,我跑去書店找了原文來看。

說部的作者一樣不以為自己擁有或獨斷了作品的內容,也不以他人運用了自己的「創作」元素為杵,同時也不認為自己借用了前人或同行的文本作為材料就是什麼抄襲偷竊。在這裡我們姑且可以泛稱之為「民間」的敘事場域裡面,情節、人物、道具統統是可以相互流通而無礙的。

張大春認為中國敘事傳統中的「史傳、說部、筆記」,都不屬於西方現代性中,講求「個人創作權力」的那一路。這點與我今天去買書順手翻到,查爾斯.泰勒寫的「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正好也是提到這樣的觀點。即,認為「個人/個體」這個概念才是西方現代性所建構出來的,為了維持這個現代性所建構的概念,才需要想像出集體平等參與的文化形式:經濟、公共領域、自我管理。

我倒是認為張大春的想法樸素了點。在這個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著作權可能不是他想像中的那樣,只要他「在廣播上說書,不出版就表示不發表,就沒有著作權」那麼的單純。聽眾可以把他的說書錄製、流傳、放上網路,那這樣算發表不發表?還有沒有著作權?張大春可以說放棄,但人格權還是沒法拋棄得掉。而電台可能也不會坐視到處流傳的有聲檔案,好歹廣播電台可是付了錢請你來說書的。用 CC 授權還是比較實際一點。

圖資夏日聚會串連

圖書館界的Bloggers與讀者們,在7/26在台中迎向夏日聚會。相關討論在此。我也做了一個小貼紙,共襄盛舉:

lis-tw-2008-summer-meetup.jpg

參加或聲援,可在自己blog上以下貼紙:

<a href=”http://www.my3q.com/home2/184/evanming/87786.phtml” target=”_blank”><img alt=”lis-tw-2008-summer-meetup.jpg” src=”http://192.168.0.107/blog/wp-content/uploads/2016/10/lis-tw-2008-summer-meetup.jpg” border=”0″ height=”100″ width=”160″ /></a>

我一直不會寫關於「自我介紹」之類的文字,僅以回應秋聲 Blog: 圖資暑假網聚中的串連作為一點點自我介紹:

  1. 請談談/描述一下自己的部落格
  2. 你常讀、較喜愛或對自己較有影響力的部落格(或期刊…等資源)
  3. blogging書寫過程一瞥
  4. 其他想講的話

Continue reading “圖資夏日聚會串連”

由知識管理,到識知管理

儘管知識管理曾經紅極一時,卻也慢慢的冷卻下來。但是,隨著Web 2.0 概念的興起,以使用者參與為主的網路資訊活動,重新為知識管理帶來新的生命。而「個人知識管理」,這個較少為傳統的「組織知識管理」所探討到的領域,似乎因此受到更大的重視。畢竟,Web 2.0 是個以知識工作者為主角的舞台。

以下,將概略的介紹知識管理與個人知識管理,以及資訊技術變革所帶來的影響。

Continue reading “由知識管理,到識知管理”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秋聲 Blog: 混雜資訊的組織 提到的這本書,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The Power of the New Digital Disorder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The Power of the New Digital Disorder

已經出中文版了:「亂是一種新商機:數位行為改寫的消費習慣」。

Image of 亂是一種新商機

雖然很想推薦所有圖書館相關專業工作者,如果沒法看到原文本,都應該去中文本找來看看。或是圖資學生應該拿來當成通論課的教材。但是,這本中文譯本真是一場災難:

  • 首先,書名就糟蹋掉了。明明是一本討論知識、分類、與數位時代的新秩序法則的新穎著作,被操作成一本過時的廉價商業教戰手冊。ilya翻的《一切都是混雜》都比這個書名層次境界高多了。難道這樣操作會賣得比較好嗎?
  • 第二個令人吐血的是版面設計:文字排列得缺乏質感又塞入了一些沒有用的設計細節,頁碼安置在奇怪的地方,難以閱讀的註釋排版。設計者可能受到那糟糕的中文書名所感昭嗎?
  • 第三,這本書中有許多圖書館學或各種學科的專業術語,但是譯者有許多顯然只是「照字面直譯」翻錯了許多。例如: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應該翻成「資訊架構」卻翻成「資訊建築」,social construction 應該翻為「社會建構」卻翻為「社會結構」。這些都是已經有許多譯本的通用譯法了。

雖然整本書中文書洋溢著一種廉價的感覺,這是我少數讓我有一股衝動看完就想脫手的書,但是偏偏明明內容又值得反覆玩味,真是教人為難。以下是Weinberger 本人在Google所進行的演講:

回應秋聲之前的介紹,這本書確實與知識有關。但是我認為Wienberger 的知識觀,不像是「資料->資訊->知識」的這種加值實在論。而是更接近Bateson 在《心智與自然》(Mind and Nature)一書中的主張。簡單的說,Bateson 的知識論,認為人的心智是由於感知到「差異」,並且在無所不在的差異中,發現萬物相互連結的模式,因此而獲得認識的能力。

Image of 心智與自然

蔡元培, 部落格與微網誌

我一直覺得,寫網誌(Blogging)與古代文人寫「筆記、劄記」是很類似的。當然這兩者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我認為這些不同之處,主要在資訊技術加速了媒體的社會互動即時性;但在書寫的行為上,Blogging 與寫傳統日記筆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雖然一直有這種想法,但學識不夠,一時找不到充分的證據。前幾日看到陸揚的「博客的前世今生」,寫的再好不過了,摘錄一段如下:

筆記形式的多樣化也和今天的博客差不多。它可以是當時的八卦雜誌,所謂「朝廷之遺事,史官之所不記,與士大夫笑談之余而可錄者,錄之以備閑居之覽也」(《歸田錄》序),而今天的史家誰能小看歐陽修記的這些八卦呢?它也可以是在寂寥中尋求相知的工具,所謂「暇日萃之成編,其或獨夜遐想,舊朋不來,展卷對之,何異平生之友相與抵掌劇談哉!」(《癸辛雜識》序)尤其這後一種需求是宋代筆記中普遍顯露的傾向。筆記流傳於坊間,人人可讀,但撰寫者心中總是存著一個特殊的交流圈。明清以來公開的日記也屬於這一類。

Continue reading “蔡元培, 部落格與微網誌”

329, 圖資Blogger的春聚

我大概半年前就有想過,台北也不大,何不大家碰個頭閒聊一下呢?終於等到論文寫完,畢業證書到手,工作找到,在這個悠閒地待業時光中,聯絡了TedEvanDebra老梁來小聚。因為Ted,Evan,老梁都住在淡水,或是在淡水工作,所以先約在淡水。老梁有事不能來。但因為我前幾天剛好拜訪了羽毛,於是也邀了羽毛的正偉,作為特別來賓,與大家一同聚聚。

有河Book

3/29當天到了淡水,遊人如織,正愁找不到地方坐坐,沒想到有河Book的戶外竟然還空著一張桌子。於是我們就在河畔,對著觀音山,喝著咖啡聊天。聊天,自然是比寫文章自在多了。其實我們才沒聊那些新知啦,新的技術啦,那些很嚴肅的東西。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世界中的專家,腦中都有數不盡的資訊,但是如果沒有安置在生活的情境裡面,這些資訊就不會有任何意義。對我而言,知道朋友的工作甘苦,生活瑣事,都遠比最新的文獻更珍貴。

不覺間天色已暗,幾位都需要回家照料家人小孩等等,可是其實大家也才剛開個頭而已呢。等待這個夏天嘍。

設計與美學 (HCI: Design & Aesthetics )

美學似乎是我應該拿手的題目,因為我唸了四年的美術系,加上三年的高中美術班。但是這一回其實我是講的最心虛的部份。畢竟美學是個太過深奧的主題,怎麼講都不完整。但我嘗試著用簡單的方法,跟台下的同學分享這方面的資訊。

在西方美術史來說,「理性」與「浪漫」一直被視為不斷激盪美感創意的二元對立風格。這種風格區分可以從希臘時代的Doric與Ironic這兩種柱頭的形式開始說起,一直延續到當代的種種藝術思潮。先不論創作者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意圖,但是用這種兩軍對抗的觀點,倒是很容易記住許許多多美術史上風格的變化歷程。而我這次的講法,主要是沿著這種敘事模式,把「合理的設計」與「熱情的設計」對立起來。

設計小訣(HCI: Design tips)

其實準備投影片還蠻辛苦的…常常要在心中模擬聽眾的反應,確定內容大家都能理解,並且感興趣。並且要拿捏份量,不能講得太多。最近,Presentation Zen就介紹了Michael Alley的說法,主講者必許在演講的深度與廣度間,做出一個取捨。

由於第三次分享前一週,已經請Max來介紹Usability(使用性/優使性)的實務經驗。我也樂得輕鬆,只要講一些瑣碎而且管用的小東西就好了。因為我想大部分的學生都會作網頁,或是會開始裝扮自己的Blog等等,所以我覺得由一些網頁設計的實際案例與小訣竅與設計,會比較容易讓學生們理解。這些都是一些入門級的概念,看到這篇文章的行家們請多多包涵。

Continue reading “設計小訣(HCI: Design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