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 J.-E. (2005). Analysis in indexing: Document and domain centered approaches

Analysis in indexing: Document and domain centered approaches.

Mai說明兩種索引法:文件中心法(document-centered)與領域中心法(domain-centered)。Mai認為文件中心索引的問題在於無法表現有關的情境因素。因此傳統的兩階段索引程序並不足夠處理這些複雜的情境,而建議改為以領域中心的索引法。

傳統的索引法都是以文件中心或是文件導向(document-oriented),即經由索引者,分析文件中主題(subject matter)作為索引詞(index term)。Mai認為文件導向的索引法的重點在於:(1)文件實體與其可徵信的描述,與(2)索引者應忠於本文與作者之主張。

但是文件導向的方法,並未考慮到不同使用者與不同的用途,因此Mai認為應該考慮由使用者與使用情境的角度來思考,並以Hjorland與Albrechtsen於1995年提出的領域分析(domain analysis)為基礎,建立新的領域中心的索引法。領域中心的索引法,需要分析文本,讀者,與索引者自己本身。即,索引除了考慮文本本身,還要考慮使用者的資訊需求,與索引者本身所扮演的角色。

====

  • Mai在這篇文章中,並未意圖建立「新」的索引法操作性規範,而是著重在進行索引工作時需要問出「對的問題」,索引者解決的問題需要包含領域情境中的各個面向,而非只是回到文本本身而已。
  • 在目前我所詢問到的書後索引現況,在台灣幾乎沒有專業的索引者;大多都是由作者直接給定詞彙,然後由編輯實際執行排版工作。由作者自己選定索引詞彙,的確是可能最接近文本本身作者意圖的工作方式;但是若以此文的觀點,這樣的給定索引詞彙,能否回應使用者的資訊需求,實在頗令人質疑。並且,雖然說這些索引詞彙多半是由作者直接給定,但是在台灣索引編輯的體例上,通常不會對索引者加以說明(不論是作者,或是由編輯擔任這項工作)。這使得台灣的書後索引看起來很「中性」「客觀」,彷彿由機器自動產生的一樣,沒有提供任何立場與情境。因此實際上對於交代或對索引工作者角色特性的了解都很缺乏。我想這大致上可以說明台灣書籍出版上,在索引品質上的問題。

search papers about indexing…

為了想找關於編製索引的論文,以下是經過了Google Scholar, CiteULike, CiteSeer, UMI Digital Dissertation, LISA的初步結果。 過程中也漸漸發現自己有興趣的是indexing process,而不只是indexing這個概念。

now I try to read them in this week…I hope so…..

  • Abbott, R. (2004). Subjectivity as a concer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 popperia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30(2), 95.
  • Al-Halimi, R. K. (2004). Mining topic signals from text. Unpublished PhD,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 Barnum, C., Henderson, E., Hood, A., & Jordan, R. (2004). Index versus full-text search: A usability study of user preference and performance.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51(2), 185.
  • Farrow, J. (1996). Propositional analysis and macrorules for indexing. Library Review, 45(1), 6.
  • Garshol, L. M. (2004). Metadata? Thesauri? Taxonomies? Topic maps! Making sense of it al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30(4), 378.
  • Jones, K. P. (1983). How do we index? A report of some aslib informatics group activity.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39(1), 1.
  • Jorgensen, C., Jaimes, A., Benitez, A. B., & Chang, S. F. (200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research for classifying visual descripto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2(11), 938.
  • Lancaster, F. W. (2004). Indexing and abstract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 21(4), 97.
  • Mai, J.-E. (2000a). Deconstructing the indexing process. Advances in Librarianship(23), 269-298.
  • Mai, J.-E. (2000b). The subject indexing process: An investigation of problems 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Unpublished Ph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 Mai, J.-E. (2001). Semiotics and indexing: An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indexing proces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7(5), 591-622.
  • Mai, J.-E. (2004a). The future of general classification. Cataloging and Classification Quarterly, 37(1/2), 3.
  • Mai, J.-E. (2004b). The role of domains, documents, and decisions in index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ight International ISKO Conference.
  • Mai, J.-E. (2005). Analysis in indexing: Document and domain centered approach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41(3), 599.
  • Sauperl, A. (2004). Catalogers’ common ground and shared knowledg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5(1), 55.
  • Schwartz, C., & Fry, B. M. (1977). Indexing behavior-survey and state of the art. In Anonymous (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the 1980s: Proceedings of the 40th asis annual meeting, volume 14 (pp. Chicago). White Plains: New York,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Sensuse, D. I. (2004). A comparison of manual indexing and automatic indexing in the humanities. Unpublished PhD,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TORONTO.
  • Stubbs, E. A., Mangiaterra, N. E., & Martinez, A. M. (1999). Internal quality audit of indexing: A new application of interindexer consistency. Cataloging and Classification Quarterly, 28(4), 53.
  • Zhang, W. (2004). The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thesaurus for subject indexing.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Review, 36(1), 47.

SRW: 下一代的Z39.50發展現況[數位圖書館期末報告]

題目定的很早。因為我不了解Z39.50是什麼。能有跨系統的檢索標準聽起來很棒,可是為什麼會沒什麼人用?有什麼問題?最新的發展是什麼?就是這點簡單的好奇心而已。
可是中間動念過無數次換題目的念頭。像是folksonomy啦,podcasting啦,Creative Commons啦,Institution repository啦,ATOM,RSS1, RSS2比較啦,等等,有趣的題目太多了,真是誘惑。
可是後來還是耐下心來寫完它,沒有見異思遷,喜新厭舊,這是第一個收穫。
另外,先用Mind Manager,加上EndNote,應用到新玩具來寫作業。可能是因為這兩個東西之前已經花了一段時間調適,雖然是第一次正式上陣,感覺還不差。這是第二個收獲。
至於文章本身麻….因為ZING Information Forum – June 2005馬上(24hr之內)就在Chicago開始了,所以馬上就會有更新的發展,真是一份壽命短暫的報告啊~~
Download file
Continue reading “SRW: 下一代的Z39.50發展現況[數位圖書館期末報告]”

做完口頭報告以後

這學期做完最後一個口頭報告:知識社會學的「Wiegand, W. A.(2003)圖書館研究的新方向」之後,雖然同學們覺得不錯,老師也沒有多修正什麼。下課以後,晚上快十點,真想找支煙;只是感覺上而已,可是我手上沒有,也沒有衝動到馬上去便利商店買一包。
覺得少了什麼。在家裡自己作報告的時候,就已經在一個人自問自答了;這樣寫好嗎?這邊可以這樣問個問題嗎?可是等到報告的時候,怎麼感覺還是我自己一個人?看著台下一張張臉孔,我在想是我少作了什麼?
人太多了吧,應該是。

編輯力

  • 經驗的觀點。但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時代不同,社會環境不同),有些看法也不一定非認同不可。
  • 目錄與小標(p. 147-155):說明編輯在處理作者書寫文本,到給讀者閱讀時,進行的編輯工作。是一個觀察的資料。「小標自始自終是站在讀者這邊的舉措,雖然是沿循作者的意向,但也同時考慮讀者容易閱讀的強制措施。」小標是編輯進一步幫助讀者理解作者文本的文字,但是小標的優劣該如何評估?如何編輯能成為「讀者需求」的代理人?有效用的小標如何可以發揮進一步的價值?
  • 讀書會 (p. 232-233): 作者參加一般讀書會與對大學讀書會的看法。「我猜大學恐怕已經沒有讀書會了吧。容易因為語言受傷或傷人的大學生,或許很難習慣直率發表感想的讀書會。」我一直感覺到多多少少,台灣也有這種情況;不過每個學校與班級的文化不同,甚至相同的班級在不同的課程上也有不同的溝通文化。
  • 書有未來嗎? 村上春樹的實驗 (p. 229-231): 介紹由村上春樹創意企劃的《海邊的卡夫卡》衍生的非書非雜誌刊物(mook?)《少年卡夫卡》,「模仿少年漫畫的封面和大開本,……收錄了村上春樹和《海邊的卡夫卡》讀者之間多達1220封的電子郵件。」我想,不管出版或是圖書的未來,不是有了什麼樣的技術,而是對人—不管是工作的人,或使用的人—產生了改變,而作出了想不到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未來。

相關連結

  • 看村上春树如何营销卡夫卡 http://www.csonline.com.cn/changsha/cbpl/t20030817_4429.htm
  • 《少年卡夫卡》書影 少年カフカ

勞倫斯‧卜洛克。《父之罪》

* 我在舊書交換的時候,換到了一本卜洛克的《一長串的死者》。當我這幾天想要看得時候,翻不到一頁,就感到一種抗拒感:厚度,份量,我知道卜洛克的史卡德系列的有名,我也喜歡唐諾的品味。我想可能是因為我不想從中間開始讀的關係,所以我去圖書館找了史卡德第一本《父之罪》。在GWO公司一邊安裝OSX Tigerㄧ邊讀完。

* 我讀到一半的時候,隱隱的連想到書名的父之罪,也許最有罪的是馬丁‧范得堡,因為我不喜歡他與他那被定罪的兒子的關係,我不喜歡那種強迫意味的道德觀。我不認為他會是兇手,只是單純的不喜歡。沒想到最後真的就是兇手。

* 我喜歡史卡德的態度,或者是說這本小說作為偵探小說的態度;它一開始不是在找出兇手是誰,不是為了解暗室殺人謎團,或是為了某種類型小說必然的正義感。它是為了要了解某種事情,某種在分類間搖擺,無法簡單被明白說出來的是是非非。我應該會很快去找下一本史卡德來看了。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

我年初開始找哈伯瑪斯相關資料的時候,瑋泓介紹我一本由他學長寫的,關於哈伯瑪斯的專書。過了很久才借到,借到以後又被其他事左右著。這天小白再度送廠,往來修車廠數次,又在修車廠等候許久,唯一的收穫就是終於翻閱完這本書。
跟一般翻譯的原典,或是翻譯的專書不同,這本是由當代台灣學者寫的;我覺得雖然篇幅不多,但是反而容易了解哈伯瑪斯思想的輪廓;我想這也是因為作者能掌握原始思想的概念,所以才能將這些想法說的簡單明瞭。
另外,便利貼加上一隻筆也許真的可以幫助進入閱讀的狀況。

What is "meta navigation"

這幾天的SIG-IA 的maillist 討論著這個話題,稍稍整理了一下。
功能性導覽(meta navigation)通常指「聯絡我們、線上協助、搜尋、購物車、網站地圖」之類的導覽項目。這些導覽項目通常安排在網頁的右上方。特別將功能性導覽 (meta navigation)從全區導覽(global navigation)處區分出來,是因為這些功能性瀏覽項目,往往並非網站的主要目的,而只是屬於功能性輔助的項目。有時這些功能性項目也會被稱為工具項目或是輔助性項目。
根據Young(2003)的看法,她將全區導覽(global navigation)進一步細分為三類:主要導覽(primary navigation), 工具性導覽(utility navigation)與頁尾導覽(footer navigation)。她並沒有提到 meta navigation 這個詞彙,不過在概念上相當於她分類中的工具性導覽與頁尾導覽。
儘管詞彙上的定義互相交雜,但是 Scheid (2005) 認為meta navigation這個詞彙,在語義上可以表達出「詮釋這個網站本身的連結項目」的意涵。(meta有詮釋,說明的意思。這時候中文很難把meta這種雙關性翻譯出來)
但是也有人認為,”meta”的字義來看,所謂meta navigation應該是所謂「導覽的導覽」,這麼來看,通常只有「網站地圖」(site map)可以稱得上是meta navigation。因此為了避免溝通上產生問題,運用上可能還是避免使用meta navigation這個詞彙。
Krug(2005)認為,將全區的頁面導覽連結(globe navigation)區分功能性(uitility)與內容分類(content categories)是有用的;而且功能性導覽也不一定要被安置在頁面的左上角區域,與內容分類導覽並列,或者使用較小的字體用來區別兩種不同的導覽等等。
中文翻譯上,我把meta navigation翻成「功能性導覽」是從它的功能性來翻譯的,雖然喪失了meta所擁有的「超越的、更高層的、詮釋性的」這樣一個隱喻象徵,但是也避免了產生「導覽的導覽」這樣的混淆。
References
* Dean, Stew (2005, Jun 2).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3 [ Msg 5].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Govella, Austin (2005, Jun 1).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2 [ Msg 13].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Krug, Steve (2005, Jun 5).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8 [ Msg 3].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Jursa, Jan (2005, Jun 2).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3 [ Msg 2].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Maurer, Donna (2005, Jun 1).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2 [ Msg 14].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Scheid, Eric (2005, Jun 3). Maillist Sigia-l Digest, Vol 9, Issue 4 [ Msg 5]. available at http://mail.asis.org/mailman/listinfo/sigia-l
* Young, I. (2003). Site Navigation: Keeping It Under Control. adaptive path. Retrieved June 3, 2005, from http://www.adaptivepath.com/publications/essays/archives/000103.php

一些 podcasting 的想法

回應 arshloh(梁董)在 IPOD在圖書館上的應用與 PODCASTING所提出的意見。我把自己回應的文字也轉貼過來。
我這幾天也再重新思考關於podcasting的問題。
首先,我覺得podcasting強調的是其「Time shift」的特性。不像美國,台灣還沒有數位電視,更沒有類似「Tivo」這類的設備。我聽美國的朋友說,在美國很多人生活裡面不能沒有Tivo了。Tivo簡單的說,就是數位電視的錄影機。跟「數位錄影機」不同的是,Tivo包含了一整套的服務與功能,讓數位節目的錄影與收看更簡單。
如果台灣也有了Tivo之類的DVR服務,我想理解podcasting就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了。Podcasting也一樣提供了收聽網路多媒體檔案(主要是聲音廣播)的「Time shift」,不過有兩點跟Tivo不同的是:第一,podcasting是以檔案對傳的方式,所以跟Tivo以串流錄製的方式不同;也因此有的podcasting可以用不同的傳遞協定,如terrent的方式傳遞檔案。第二,促進利用數位資源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技術不同,Tivo利用提供節目表,與各種不同的訂閱服務方案來達成,而podcasting則是使用RSS 2.0來達成的。
從Time shifting的觀點來看,podcasting跟blog所要達成的目的並不盡相同。blog是一種個人網路出版及內容管理系統,基本上出版了就「一直存在了」(除非系統掛掉)。podcasting的製作與出版還是要靠很多其他的軟硬體以及工具的支援;換句話說,目前podcasting的提出,對整個有聲網路出版的流程整合還「並不完整」,我認為 podcasting,透過RSS與podcasting client的功能與價值是在網路資源的可及性與使用性。

  • Time shift 「時間轉移」概念的提出,請看sony的Betamax著作權判例。
    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showpaper.php?serial=48
    不過這方面不見得podcasting就沒有著作權的問題。現在只能說提供podcasting的內容提供者,允許使用者利用podcasting作合理使用的下載與利用,不見得會同意使用者作進一步的其他用途。這個情況與錄影機、錄音機的使用是一樣的。
  • 關於 Tivo的介紹,可看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3&f_SUB_ID=2&f_ART_ID=11506。

波赫士談詩論藝


一樣是哈佛大學的諾頓講座,還有卡爾維諾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事的備忘錄」,我認為最深邃,最具啟發性的作品。波赫士的幻想集中的短篇也有著同樣的力道。可是這本書,我看完以後還是沒有什麼感覺。
他是把各種典故,講來如數家珍,我卻沒有辦法分享他的欣喜感。最近考慮著一些敘事寫作的問題,剛好第三講是「講故事」;但是顯然這本書並沒有形成一個故事?或是事情的情節?不知道怎麼說,也許過幾年以後才能領悟。
圖書館保留講座錄音30餘年,還能塵封多年後發現,出版。應該誇讚圖書館的典藏工作;也許這本書的出版就是個更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