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記憶(#18)

透視記憶 / Memory: from mind to molecules
作者:史奎爾,肯戴爾/合著
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ISBN:9573244489

雖然(封底的)簡介寫了戴安那王妃跟喬丹的例子,但是實際上內容並沒有對這些內容描述的更多。反而會很清楚海蝸牛這種動物的神經系統。不過這真是值得閱讀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由對生物神經系統的研究開始,為生物的記憶機制提出了嚴謹的分子生物學科學證據。雖然這是個非常「科學」的觀點,但是實際上這個觀點背後,認為生物,或乃至人類的記憶、思維能力,都不是一種仔細規劃下的系統,而是一種隨機生成的,漲到哪裡發展到哪裡的系統。這個基本認識,也許為認為人類心智是一種高度結構化、合理的系統,相當不同。

將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所發展或觀察得出的理論或假說,以分子生物學或是神經科學的研究加以檢驗。

這本書將記憶區分為「非陳述性記憶(nondeclarative memory)」:改變行為但無法以回憶表徵,與「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能被有意識的回憶的記憶。因此,也許,可表徵性是這兩類記憶的區分。非陳述性記憶的部分,介紹習慣化、敏感化、古典制約這三種行為與其分子生物學的腦神經機制。陳述性記憶則介紹記憶的登錄、儲存、提取、遺忘等行為與其腦神經機制。第三部份由短期記憶如何轉變為長期記憶的相關研究介紹記憶儲存的分子機制,與學習、知覺發展、遺忘等等。這個部分比較應用,但是好像也比較沒有系統。

即使第三部份涉及了相當多的記憶研究,並沒有太多有關於「語義記憶」部分的內容。這本來是我最想要看到的部分。習慣化、制約、非陳述性記憶是整本書份量最多,也是整理最為詳盡的主題。

為什麼中文版的都沒有書目跟索引?那幾頁的成本真的那麼高?或是出版事業只是把字印出來就好,而讀者從不需要「知識載體/書」有「可尋求性」?

春燈公子(#17)

作者:張大春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05
ISBN:9867420802

我覺得《戰夏陽》比較好看。兩者比較起來,在《春燈公子》中的開場,跟後面的故事沒有特別的關聯。雖然大部分人應該都可以猜到春燈公子就是張大春本人,但是這樣一個人還用化名隱蔽在小說之後,想要透過第三者來創造故事的客觀世界,還不如戰夏陽書中直接讓作者與太史公來開場,然後透過故事腳色與腳色之間的連結來得直接有意思。而且《春燈公子》中的故事長短不一,幾篇短的像是直接將筆記小說改寫而已。

不過我媽媽比較喜歡看《春燈公子》,因為裡面全是故事,不像《戰夏陽》一邊議論一邊敘事。

這本書有很強的說書傳統,見博客來網站 處有仔細的評論文字,以及長達一九頁的內容大公開。

戰夏陽(#16)


作者:張大春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06
ISBN:9867108086

至少有三個因素,我對這本書非常的感興趣,並且很快的讀完了。

  1. 雖然國外,至少可以在Amazon上發現在美國的出版市場中,有很多有聲書的出版品。有很多有聲書是與印刷書一樣的內容。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是在廣播上聽完金庸的「倚天屠龍記」的,並且還是當時在中國時報連載的版本,因為我還記得聽到張無忌如何吃紅蛙。但是最近幾乎沒有再聽到有什麼中文小說是有作有聲版本的。我想到的是「說書」這樣的文化似乎在現代台灣已經越來越少。雖然我聽說有「說故事」這樣的新興行業,並且規模日盛,但是卻主要是以兒童為主,不像以前的說書,是以成年人為主要聽眾的。現代中文,似乎變成一種純粹視覺閱讀的文字。但是我偶然在廣播中,卻有聽到張大春在說書。在書店翻到這本書,全然的用說書的語法,卻又有古文的精練,就算是請人直接用中文朗讀一遍,也非常動聽(不過後面有幾篇似乎比較沒有說書的色彩,而更像雜文)。不像很多當代小說像是一種視覺文字剪接,很像是讀著異國來的翻譯文字;此處的文字更像是一種聽覺上的故事描述,如有一位說書人在紙張後面交代著種種精采的情節軼事,讓文字有著純正的風味。
  2. 日前,因為想到網誌書寫與古代筆記小說書寫的關係,因此讀了一些筆記小說的書,與一些關於筆記小說的書。但是畢竟筆記小說這一種文類,既不主流,又很龐雜,又少出版,只是隨便借了讀了一些。而這本《戰夏陽》裡面,用了許多小說家的稗官野史資料。筆記小說是片文字與資料的散亂大海,而且沒有現代的超連結可以幫你將不同的人事物主題串聯成一個有意義的網路。但是隨著張大春這位說書人,許多資料可以串成一篇,而每一篇又可互相串連。如果說把無序資料的連結便是知識,那麼我相信許多人看完這一連串的故事之後,許多唸書時代硬記下來的歷史資料,應該可以便成有趣的知識題材了。
  3. 不知道剛好是這本書取材的關係,或是因為張大春自己的興趣關係,這裡面的故事有許多主題是與「教育」「考試」「評量」「印刷」「藏書」「知識分子」「學術社群」有關的主題。這兩年來念多了西方學術研究理論,不看一點東方相關日常生活歷史,怎麼能平衡?

也許張大春想要結合高陽與艾柯(Eco),或許還要加上傅柯對權力的批判也不一定。看完之後,發現另一本《春燈公子》是這一系列的首作,該去找來看。

六祖壇經(#13,#14)

  • 六祖壇經 / 金楓出版社
  • 敦煌新本六祖壇經 / 楊曾文校寫

隨著讀書會將結束,差不多可以將這兩本列入讀完之書的行列。

第一本是隨身的小開本,1996年在光華商場購得;這次讀書會才將它又找出來用。書頁已有泛黃的斑點。本文前有張火慶先生的導讀,導讀中乃是根據學術研究的觀點,而非信仰的觀點,因此可以瞭解壇經在版本學與佛學中的地位與情形。但書中並未註明本文的版本為何,可能是來自大正藏的德異本,因為與讀書會所用的丁福保《六祖壇經箋註》本的文句略有出入。但是此書攜帶方便,排版有序,雖無注釋,但因此不會讓注釋中斷閱讀,我很滿意。

第二本在圖書館中借出,是根據新出現的敦煌本(敦煌新本),與各種不同版本的六祖壇經所進行的版本學與佛學的考據研究。因為出現了兩本不同的敦煌本,對於較古的壇經版本內容可以有更客觀的確定。透過這本書可以看到完整的各種版本六祖壇經上編排與目次更動的差異,讓人有一種追尋「古本壇經」的感覺。因此後來再讀壇經,會先確認該段文字是在敦煌本前有的,或是敦煌本後有的,因而避開了許多後人附會上的神異傳說,而更能接近一種講學紀錄的面目。

改變中國

作者:史景遷
譯者:溫洽溢
ISBN:9571342270

從這本書所看到的,是所有在我以前大學念中國近代史都讀不到的東西。關於民國以後的中國,在中日戰爭期間,在史景遷的筆下,外籍顧問眼中的蔣介石是個扶不起的阿斗,自私的勒索者,史迪威是個正直的軍人,魏德邁是位視野廣闊的戰略家。我想到幾年前讀過黃仁宇的《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今日又再度翻閱一遍,乃從另一個角度看相關二戰時候的事件(第四篇,四強之一及其負擔)。黃仁宇提到西方風行的史迪威相關書籍,列出中美雙方幾乎相反的看法,並加上自己當年在中印邊界從軍的體驗資料,可以相互比較不同的看法。

另一篇關於〈以譯事小技,撼千年科舉〉,講在清末翻譯學術書籍的工作,頗感興趣,與研究方向似有關係。〈洋務運動時期西學科學與科技知識的引入及相關教科書的編譯 〉與去年年底在淡江《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的〈江南製造局翻譯館翻譯西書方法考 〉,都是頗有趣的資料。

〈脫韁之野馬,立功於神州〉一章講清末租界為抵抗太平軍所募的僱傭軍的故事。戈登(Charles Gordon)一段非常富浪漫主義色彩,一如中世紀英雄騎士小說。雖然說史景遷主要只透過文獻資料來建構當時的歷史,而非用小說家語法,但是資料字句的選擇也足以勾勒出對象的性格。史景遷真是厲害的說書人。

讀完之後,遺忘許久對歷史書的興趣又回來了。

星期天(#39)

描繪一個雜亂的房間從早上起床,到收拾乾淨的經過的可愛繪本。看完以後自己也覺得很有成就感,就像是自己的房間也被淨化過了一樣。適合在大掃除之前激勵自己。房間裡面的每一樣東西都仔仔細細的繪出它的所在與去處,沒有一絲僥倖,就連那位不速之客小強也是。
我一直到主人追打小強那頁才看到有小強,後來仔細往前翻,才發現原來從第一頁開始小強就存在在頁面的雜物中,只是到書的一半才被發現而已。

雖然是要捐出的交換耶誕禮物,但是實在是太好看了,所以在帶回家的路上就先翻完了。真是一本好書。

作者:本橋理子
譯者:蔡瑜倫
出版社:格林
ISBN:9577458203

誤讀 (Diario minimo)

用另外一個角度來閱讀經典、或是不經典的著作、或是非著作。艾可宣示了惡搞在符號學中的主流價值,並同時滿足在廁所馬桶上與學術文獻書架前的閱讀情境。

略記數篇感想:

  • 《來稿必退》- 所有被退稿、求職失敗、又領到好人卡者必讀。
  • 《自製電影》- 希望有數位內容工作者,能參考本篇作成互動式電影。
  • 《波河河谷社會的工業與性壓抑》- 譯者太流暢的翻譯成為最大的缺點;建議參考國內社會人文科學學術翻譯書中的行文,將句子以較長且較完整富邏輯嚴謹性但不見得有人看得懂的風格書寫,相信會更有風味。

作者:安伯托‧艾可
譯者:張定綺
出版社:皇冠
ISBN:9573318245

Eco. 帶著鮭魚去旅行

Umberto Eco. “Il Secondo Diario Minimo”

Eco,這位暢銷小說家及符號學界泰斗。如果讀過他的小說「玫瑰的名字」、「傅柯擺」,就會覺得「達文西密碼」就像是刪節到只剩下簡單情節的仿作而已。

這本書是他在報紙專欄短文的集結,其諷刺的程度,讓我想起小時候看的「包可華專欄」或是張曉風另名的「可叵集」。其中一篇講「如何寫作論文引言致謝詞」,嘲諷之餘仍頗具參考價值,照著寫乍看應該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不過只希望論文口試委員們不要看過這篇文章就好。

半世紀舊書回味

  • 這是一本出版的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沒想到碩士論文可以用這種形式出版。稍稍查過國家圖書館的博碩士論文資訊,其中列出的目次與現在出版的書籍略有不同,特別是一般論文中需要的研究方法部分,為了閱讀性需要,都已刪除。
  • 作者觀察與訪談了台北市的舊書攤與相關的整個圖書回收體系,補充了對於整個出版物生命歷程中,最不被重視的那一環。
  • 舊書攤的書籍不分類,有不分類的道理(頁, 60-1)。這種資訊行為的研究應該也是很有趣的,起碼為圖書館認為的有序化並不能滿足所有人類的資訊需求,提出了實際的證言。
  • 光華商場舊書攤一覽表與圖(頁, 118-9)。終於知道平常常逛的店名是什麼了。
  • 作者對於現在圖書館的館藏淘汰做法十分不以為然(頁, 156-9)。近年來公共圖書館每年都會舉行「好書交換活動」,結果我換回來的,多半是原本圖書館館藏淘汰出來的書籍。我相信有許多最後「隨著換書捐出去」但是最後卻沒有被換掉的書,最後也不可能回到圖書館有限的館藏空間裡面….
  • 每次我都會想到tm 提到的捐書與圖書館的問題。而答案不會是「能不能?」或「要不要?」這樣簡單。對社會對資訊需求的變化(除了閱讀,是否還有其他的需求?對空間的需求、對人際關係的需求?對分享的需求?等等),對公共/私有領域之間分際的思考,以及如同這本書作者的觀點,試圖由整個社會的資訊物質循環來了解,都會是思考圖書館的未來所要考慮的問題。

巫士唐望的教誨

是為了看質性研究的文本才找來看的。在作者的麻藥經驗後還能以這麼流暢生動的方式描繪敘述,真的非常了不起。要我把自己的夢境用這樣的方式描述恐怕也不容易。

不過我不想把這本書看成是一種對心靈追求的指引。因為那是作者自己的方向,如果是「某種示現」的話,也是針對作者個人。在整個過程中,他的導師唐望也不斷的強調,有很多事情是自己體會自己解釋才能明瞭的,不能靠他人的經驗求得解答。

另外,我也不像譯者那樣反對第二部分的分析架構。譯者認為第二部分是沒意義,不之所云的。但我認為,這是作者當時理解方式的一種呈現方式,也是作者再進行前面的訪談過程中的一個理解架構;儘管他是西方的,理性的;如果讀者能光靠閱讀作者書寫下來的部分,就足以批判後半部的分析,那也是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