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Hansen, M.T., Nohria, N., & Teirney, T. (1999). What’s your strategy form managing knowled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7(2), 106-16

  • 本文由競爭策略管理的觀點,將企業知識管理區分為「Codification/外顯化/編碼化」與「Personalization/個人化」兩種不同策略。並認為應先訂定企業之競爭策略,才能有效建立知識管理。
    • 另有人將此兩種策略翻譯為「外顯策略」與「內隱策略」
    • 外顯化策略,如 Andersen Consulting, Ernst & Young 兩家顧問公司
    • 個人化策略,如 McKinsey, Boston Consulting Grounp, Bain 三家顧問公司
  • 外顯化策略與個人化策略,差異在於其運用的經濟性趨力不同。外顯策略在於達到企業知識「再利用經濟性」以發揮其效益;個人化策略在於達到企業內知識「專家經濟性」效益。因此為達到這兩種不同的經濟效益策略,企業必須在各種不同的管理配合,如市場定位、定價、人力資源管理、資訊技術等等,知識管理亦包含其中。
  • 本文作者認為這兩種策略間,並沒有兩全其美的策略,必須作出一項作為策略主軸。作者建議可以用 80/20 的比例分配兩種策略。
  • 兩種策略都需要有激勵系統。但是因為策略不同,其激勵機制也不同。外顯化策略透過對外顯化知識的貢獻與應用程度獎勵員工,個人化策略透過人際間深度溝通的程度來獎勵。

策略的選擇

  • 本文作者透過三個問題,幫助企業判斷其最佳的知識管理策略:
    • 產品面:企業提供標準化或是客製化的產品?
    • 市場面:企業擁有的是成熟的或是創新的產品?
    • 生產面:員工依靠外顯知識或是內隱知識來解決問題?
  • 透過回答這三個問題擬定其競爭策略,為企業建立有效的知識管理策略。

知識管理是策略的一部份

  • 本文最後,重申知識管理與競爭策略、人力資源管理、資訊科技等等管理要素不可區分。

小記:

  • 本文主要論點在於,知識管理本身並不是一種策略,而是必須受到競爭策略指導的一種管理主題。
  • 從本文一開始,即認為知識管理並非一種新穎的概念,從工業時代之前的工藝時代就已經存在知識管理的技術。因此僅僅是「知識管理」此一概念本身並沒有辦法引導組織達到更好的管理,而必須回到管理本身。因此本文以競爭策略的角度,重新檢視在不同競爭策略之下,應該有哪些不同的知識管理策略模式;重新將知識管理由技術導向問題回歸到策略導向問題。
  • 可以這樣假定?技術問題是工具論的問題,策略問題是認識論的問題。
  • 80 / 20 的判準,基本上有量化是否適當的問題

Study PKM — Jason Frand 對 PKM 的定義

  • 由 Jason Frand 於 1999 年在 UCLA 的 MBA 課程中提出此一概念,為了強化企業經理人的管理能力,其概念基於 Peter Drucker 在《不連續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1969)提出的知識工作者,與 野中郁次郎 (Nonaka, 1991) Davenport ,Prusak (1999) 提出的知識管理。Frand 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有效的管理技巧,能夠幫助經理人克服資訊爆炸時代的資訊超載,以達到更好的管理與決策品質。儘管 Frand 的主張也許有實務管理工作上的效用,但是實際上 Frand 所能提出的方案,也只是透過資訊科技協助的「個人資訊管理」技術而已,嚴格的說誤用了「知識」與「資訊」二詞的意義,也遠遠與「知識管理」無關。因此「個人知識管理」難以從正確的理論上展開,而只能透過實務上的操作運用,以累積可行的方案。
  • 由於資訊網路技術的興起,影響了許多實務工作與管理工作的型態,因此工作者藉由某些管理理論建構出新的工作典範。「知識工作者」(Drucker, 1969)、「知識經濟」(Machlup, 1984)、「知識螺旋」(Nonaka, 1991) 等等詞彙成為管理工作的流行時尚。在不追問背後的認識論基礎與經濟學基礎的情況下,大量的實務工作斷然的以「知識管理」作為一種進步發展的方向。「個人知識管理」也就是符合了這樣的取向。但是,這種取向是實務的,是一種社會心態上的產物,並非來自於理論或科學的嚴謹基礎。因此,大部分關於此一主題的學術論述,都是以實務工作的角度提出經驗或是解決方案的規劃,而並非透過科學性的理論建構或是實徵驗證。
  • 實務上 PKM 的發展、學術上 PKM 的發展:
  • 搜尋到兩篇文獻:
    • Miller, R. (2005).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over story). EContent, 28(11), 38.
    • Schreiber, T., & Harbo, K. (2004, September 1-3).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ord I&D, Knowledge and Change, 12th Nordic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Aalborg, Denmark.

Study information literacy

這麼早就派到報告(March-8)…

  • Created “Study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43Things. (here and here)
  • Created “Study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my own wiki .
  • Created tag: “Information_Literacy” in del.icio.us
  • Two papers were found for now:
    • Johnston, B., & Webber, S. (2003).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higher education: A review and case study.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v28 n3 p335-52 2003.
    • Schreiber, T., & Harbo, K. (2004).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ord I&D, Knowledge and Change, 12th Nordic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Aalborg, Denmark.
  • And PKM, this one http://blogs.salon.com/0002007/2005/11/23.html#a1349

some thought:

  • information 到 knowledge 之間的定義並不明確。如果information是指「有意義的資料」,knowledge 是指「有用的資訊」,但是這個「有用與否」的評估標準並非客觀不變的
  • 需要回到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定義上

Mai, J.-E. (2000). The subject indexing process: An investigation of problems 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主題索引編製程序:知識表徵問題的探究 – 簡介

這篇是由Mai在2000年的博士論文。這篇論文透過符號學的角度分析了主題索引編製的程序。在研究中,Mai 發現主題索引編製實際上是一種不斷的詮釋的過程;與傳統的索引編製的實踐或教學理論不同,就是結論中 Mai 不認為存在有一種絕對的、放諸四海皆準的知識表徵方法,因此所有的主題索引編製都是一種「詮釋」的工作,而這樣的詮釋則必然會受到索引者自身所處的情境所影響。

這樣的見解實際上有其哲學上的依據。不論是歐陸的現象學運動、詮釋學,或英美的語言分析哲學與記號學傳統,都從不同角度提出類似的批判。而 Mai 的研究反應了這種基礎上的本體論轉向,而其研究的結果對於實際上的索引編製工作指導與理論,提供了相當革命性的見解。

以下部分翻譯論文中的序言,與論文架構部分。序言部分的次標題為我自己所加:

Continue reading “Mai, J.-E. (2000). The subject indexing process: An investigation of problems 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Sauperl, A. (2002). Subject determination during the cataloging process

Introduction

編目的目的在於幫助人們發現圖書館目錄中的圖書資料資訊。主題編目是編目程序的一部份,著重於呈現文件的主題資訊,亦即,說明文獻的內容。
這種主題表徵(subject representation)是文獻取用的關鍵要素。不當的標題(subject heading)會導致檢索失靈、使用者不滿、與錯誤的處理資訊需求。

圖書館目錄中文獻的主題描述(subject description)是由編目者(cataloger)所編撰的。他們是連結文獻的作者與讀者的決定性機制,透過他們的資訊表徵工作達到資訊檢索的目的。
編目者根據標準與條件以完成文獻表徵及主題描述。
他們運用標題表(subject heading list)與分類計劃(classification schedule)達到編目的一致性,而他們也藉由選定標題與類目,透過圖書館目錄將作者與讀者的旨趣結合起來。

受到主題編目的悠久傳統所啟發,而主題決定(subject determination)的程序為何仍不確切為人所了解。本書是一個研究計劃論文,目的在解答編目者如何決定(determine)或辨識(identify)文件的主題(topic),以及如何選擇一個適切的主題描述。

Continue reading “Sauperl, A. (2002). Subject determination during the cataloging process”

Hartel, J.(2003). 深度休閒(serious leisure)的資訊研究:烹飪嗜好

Hartel, J. (2003). The serious leisure frontier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Hobby domains. Knowledge Organization, 30(3/4), 228.

Abstrate

圖書資訊研究領域很少有休閒閱讀領域的研究,而大多都是研究學術與專業為主題。這忽視了休閒閱讀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角色的可取性與深度。此文介紹一廣為人知的休閒形式:嗜好,並認為此領域將是圖書資訊學中有潛力的研究主題。為了完成嗜好的資訊研究,本文探討二概念機制:深度休閒(Stebbins, 1982)描述休閒的本質,認為一些類型的休閒是富含資訊的,能系統性地提供休閒研究架構;而領域分析的集合主義者理論(Hjorland and Albrechtsen, 1995)研究嗜好的週遭環境與其動機資訊形式,並名之為「嗜好領域(hobby domain)。此文應用此二理論機制,檢視一個烹飪嗜好類型個案中的資訊資源。結論處並對圖書資訊研究中的嗜好研究提出研究計劃的建議。

Introduction

  • 對資訊研究以學術或專業主題為主的反思。非學術性或專業性的資訊搜尋行為研究,被稱為 ELIS = “Everday Life Information Seeking” (Savolainen, 1995)
  • 但是這個年輕的ELIS領域似乎已有個憂鬱的人格,歷來的研究多半觸及了生命中的困境與掙扎:Chatman 關於退休社群中年長婦女的「資訊貧瘠」(1996)」與女囚的侷限世界性(small-worldness) 的研究(1999);社會變遷中的生命挑戰(McKenzie, 2001);乳癌(Manaszewicz, Williamson, McKemmis, 2003);狼瘡(Carey, 2003);多發性硬化症(Baker, 1994)。(還真是悲慘…)
  • 而關於生命中喜悅來源的休閒研究,在圖書資訊學領域中卻很缺乏。據(研究者)所知,只有兩個休閒資訊搜尋研究:(1) Ross(1999) 研究消遣閱讀的資訊偶遇(information encounter),與 Kari(2001) 探討在超自然情境中的資訊搜尋活動。兩個研究都指出休閒娛樂的資訊行為與其他情境的大不相同。如 Ross 發現娛樂閱讀的資訊偶遇中,並不需要表達任何資訊需求;Kari 發現許多人認為超自然的資訊資源是有幫助的。

more about this paper: XXC@Wiki

Cognitive work analysis and work centered design of classification schemes

Citation: Albrechtsen, H., Pejtersen, A. M. (2003). Cognitive work analysis and work centered design of classification schemes. Knowledge Organization, 30(3/4), 213.

Abstrate

  • 以工作中心設計(Work centered design)建構分類法(classification schemes),並為領域分析(domain-analysis)與分類結構的建構提出了新的挑戰。
  • 工作中心的分類設計法所關注的是工作中的語義結構。以「認知工作分析(Cognitive work analysis)」分析工作中的合作情境,以捕捉在工作領域中形成的語義結構。
  • 透過三個國家電影研究典藏機構的認知工作的實徵研究,作為分析案例,說明如何透過參與者的分類結構需求架構,完成共同知識的整合。
  • 結論認為,此一方法的主要透過實徵分析與整體分類法設計為基準,可以為合作中的參與者協商與知識整合觀點的有形介面。

簡介

  • 過去的分類理論與工作,假定分類的語義的是固定靜態的,例如假定所有自然語言都有其深層語義結構(Chomshy, 1997)。而領域分析方法(Hjorland and Albrechtsen, 1995)則認為語義架構在不同領域與學科中發展,以符合該領域中對資訊工具的需求,因此強調以更動態觀點的理解語義。
  • 工作中心設計方法(Work centered design)即專注於工作情境中的實際動態。
  • 本研究的目的是根據認知工作分析(Cognitive work analysis: Rasmussen, Pejtersen and Goodstein, 1994; Pejtersen and Albrechtsen, 2000; Albrechtsen, 2003)的方法論架構,提出一新的工作中心分類法結構設計方法。此方法與以往的資訊科學領域中的方法不同,因為過去的分類法建構方法主要討論分類法建構標準的設計細節。而本文獻重點在於如何透過分析行為者形成語義結構的合作情境,以捕捉工作領域語義(work domain semantic)。
  • 認知工作分析提供實徵方析的研究方法架構與對工作內容語義結構的鑑別(identification)。更進一步,認知工作分析也對工作中心設計與評估提供相符的架構,對工作的實徵分析轉換為資訊系統與分類法設計的提供指引參考。
  • 透過對國家電影典藏機構中的合作協商與其資訊需求的研究,進行電影典藏領域中協同知識整合的工作分析,與其語義架構的鑑別。

本文結構:

  • section 2: 介紹捕捉分類法中工作領域語義的主要挑戰
  • section 3: 介紹相關研究
  • section 4: 介紹認知工作分析的研究方法架構
  • section 5: 工作中心分類法設計的實徵分析架構的兩個主要分析面向:手段-目的分析(means-ends analysis)與決策任務分析(decision task analysis)。
  • section 6: 以電影典藏研究領域中原型的知識決策任務(decision task of knowledge mediation)為例,說明其中的合作知識探索與整合。在此透過對架構的使用,以捕捉在協同知識整合中發展的語義結構,與其相應對分類法的需求。
  • section 7: 分析的結果與工作中心分類法的設計循環。
  • section 8: 總結與未來研究建議。

公共出借權(Public Lending Right, PLR)

公共出借權(Public Lending Right, PLR)的定義

公共出借權(Public Lending Right;PLR),係由政府經費付費給著作權人,以補償圖書館將著作權人的著作物出借,對著作物在市場上的銷售所產生的影響,是一種權利補償金制度,是國家對文化創造者的保護與獎勵措施(葉乃璋 & 賴文智, 2001)。對於未來數位化著作風起雲湧態勢,或許可供多媒體、電子資訊資源出借之著作權問題,提供一合理的思考空間(廖又生, 2002:66)。

Continue reading “公共出借權(Public Lending Right, PLR)”